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分卷阅读70(第1页)

秦卒便取代离开的魏卒,作为当地常备军在阳武军营驻扎下来。

阳武在魏国本是一个县,如今嬴政出于为韩非的官阶考虑,才将它破格设为郡着实是眼下秦国地盘最小的郡。

此地虽是魏王精挑细选出来的较贫瘠之地,却有济水、官渡水等河流经过,若非中原战乱不休饱受战争之害,又临邻黄河之北时常闹水灾,本该是水草丰茂的鱼米之地。

据说上古之时,仓颉便出生于此地,后来登临阳墟山与天神通灵,得窥白玉京之玄妙,便趁此机缘为人间造出文字,待他得长生之道升天之时,亦将肉身留于此地利乡之南,故而,此亦人杰地灵之地。2

显然,韩非也听过这个传闻,正与前来拜访的当地豪族,请教在当地招揽人才一事。

今日提着礼物来登门拜访之人,乃是户牖乡豪族张氏之族长张负,而他之所以第一个来找新郡守攀附交情,乃是因其游历在外的侄子张苍的缘故。

当年荀况于稷下学宫收徒讲学,其门下学子除了浮丘伯、6贾、陈嚣等人,还有韩非与李斯,巧的是,张苍也是荀子的弟子,算起来是韩非的师弟。

正是因着这层缘由,张氏才敢壮着胆子,代表如今焦虑观望的魏国阳武豪族来探探口风。

韩非对张苍赞不绝口,“张师弟不但极通音律文书,还对算筹之道颇有研究,堪称世间罕见呐”

说着,他看向眼前虽白苍苍却神采极其高大的张负,再次明晃晃暗示道,“若张师弟愿前来协助本郡,想必这阳武诸多旧事定能尽快理顺,此等治郡之功绩,必能换来我王亲自为张氏赐下的爵位。”

临行之前,王上交给他一份阳武煤矿地图,眼看接下来还有一堆需要细细筹算之事,朝中派来的郡丞尚未到位,他如今单枪匹马,急需算术极好的张苍来搭把手。

张负听得一颗心怦怦直跳,韩非言下之意,便是秦王愿意重用魏国旧民了

须知魏国之法与秦国截然不同,便是先前张氏算有些底蕴,放在秦国的军功爵位面前,简直屁都不是,户牖乡豪门张氏,如今翻遍全族,找不出一个最低等级的公士

在秦律面前,没有爵位的士伍,不过是最底层的平头百姓,当务之急,张氏继续投靠秦国换取爵位

想到这里,张负暗暗叫苦不迭,他如何会不懂韩非的言下之意可偏偏张苍此人向来随性肆意,莫说眼下不在郡中,便是此刻就坐在韩非面前,他亦不敢打包票料定张苍会欣然点头前来郡衙任职

他愁地思来想去,族中子弟除了张苍,再无佼佼之辈,若贸然将他们送来引韩非不满,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到前些日子遭到儿子激烈反对之事,那贫寒青年不卑不亢的模样,此刻再次浮现在眼前,他顿时心一横,张苍之事老夫不便擅自做主,但此事今日必须定下

想到这里,他遂满脸堆笑道,“韩郡守,老朽眼下倒真有一名乡邻交口相赞的人才,正是家中女孙之未婚夫婿,此番想斗胆推荐给您。”

第32章

听闻张氏除了张苍还有其他俊才,求贤若渴的韩非虽觉有几分惊喜,更多的,却是意料之中的平静。

若换了旁的秦国官吏初来乍到,兴许只会将张氏视作寻常乡县豪强,但韩非身为韩国王族公子,却深谙这张氏一族的底细。

细说起来,这张氏的先祖,还是一位令他素来仰慕的春秋奇才。

当年,晋国末年四卿乱政之时,智氏一家独大,十分嚣张跋扈,他以赵襄子不割让土地给自己为由,联合韩氏与魏氏率军前来攻打,企图三家一同灭掉赵氏以分其土地。

当此危机之时,赵氏家臣张孟谈挺身献策,他先劝服赵襄子率人弃城,逃往城池坚固的晋阳防守,三年后,他又孤身深入敌营,利用韩魏两家忌惮智氏势大的心理,以巧舌如簧之辩才,成功说服他们倒戈与赵氏暗中结盟,三家联手击败智氏,这才有了韩赵魏三足鼎立的局面。1

而张孟谈之奇,却奇在他不居功自傲的清醒淡泊。待三家分晋大局已成,君主论功行赏之时,他却不顾赵襄子的百般挽留,以“世间从未有功高盖主而能善终的臣子,臣以为前事不忘实乃后事之师”为由,急流勇退辞去官职、退还封地,带着家人前往天龙山下负亲之丘耕种。

后来,因韩魏齐燕联军攻打赵国一事,赵王请张孟谈再次出山,其派妻子与三个儿子前往列国行离间之计,从此,张氏子孙便逐渐分散在韩魏齐诸国。2

有此多智之先祖,张氏子孙之中自然有惊才卓绝之人,除却定居魏国这一支的张苍才华惊人,定居于韩国五世为相的张氏,其长子张良亦有王佐之才。想来,张氏为家中女孙伐柯之时,亦会格外重视男方之才能。

想到这里,韩非赞道,“阳武果然是人杰地灵之宝地,只张氏一族便人才济济,善不知令孙婿是何方贤才,可否让本官前去拜访一番”

说着,他看了看院外天色,今日雪已停,便从席间起身,竟有亲自前往之意。

张负慌忙受宠若惊地跟着起身,激动解释道,“吾孙婿名叫陈平,不过是一低微乡间农家子,岂敢让郡守大人您亲自屈尊降贵去见他您请稍候片刻,吾这便回乡将他带来”

韩非却上前搀扶着张负,慢慢往院外走去,吩咐一番惊夫后,又温和细细讲道,“吾常遗憾当年在稷下之时,与张师弟交游甚少,此番有幸来贵地任职,便从咸阳带了些贽礼,正好要去拜访一番族长”

他眼下想要的贤才,可不仅仅是一个张氏孙婿,通才张苍他亦势在必得,这才拿出李斯当日对待自己的热乎劲来,誓要将张苍笼络入囊。

再者,韩非从前碍于口疾,并不擅与人交流争执,亦无实际为官做使的经验,先前才会屡屡被秦国君臣套路,但他毕竟长于宫中,早见识过人性之恶,又是聪慧之人,早年能将韩国朝堂之勾心斗角分析得鞭辟入里,如今归秦途中细细想了数日,自然很快就明悟官场之弯弯绕绕。

譬如,他推测秦国此番虽得了阳武之地,但以六国坊间的恶名,眼下,自己这秦吏在魏国众人眼中,恐怕并非什么父母之官,而是吃人的秦国暴吏。

秦军虽强,如今随自己前往阳武做守备军的却不过数百人,若一个不慎与此地乡民生冲突,必会酿成数万人大暴乱,届时岂不让秦王失望

故而,他若想在此地有所作为,必须先笼络在当地势力根深蒂固、威望甚重的豪强大族,以利驱使对方为秦国效力,张氏,便是一个最合适的拉拢对象。

反过来,请牢记收藏,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