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6章 翀郡(第2页)

“承惠三百文。”

游子济二话不说掏出钱包数了数,心下一沉,倒不是买布的钱不够,而是晚间住客栈的钱不够了。

但包裹太小,实在放不下红羽扇,他硬着头皮买下,将背后的红羽扇包裹起来,免得他人认出,这才放心出门。

前脚刚踏出一步,便听见街道上锣鼓喧天,不知生了什么热闹事。

游子济既遮住红羽扇便心下稍安,也生起兴趣去看看热闹。

待到近处,只见旌旗飘扬,仪仗队伍开路,旗下为的高头大马载着一位儒雅老者,似处于昏睡之中,随着马匹移动摇摇晃晃,眼睛也睁不开。

那迎接的人中有本地的郡守郡丞等公职人员,还有久负盛名的乡绅世家,以及城内各门派代表。

游子济听周围人议论,那老者该是陇州州府派往梓郡城的大官,姓贺,官拜司马,是州城总督手下的第三号人物。

因梓郡城叛乱已经解决,天府便不再派钦差过来,而是全权交由州府一级自行解决。

没想到这事已经传到这么远,看来决定周郡守命运的便是这个老头了。只是此人排场忒大了些,百姓们都说是这贺司马来了,才对翀郡的出入造成极大的影响,只有早晚两个时间点才可以进城。

这贺司马官职不小,但在一些势力面前还不够看,也有他喊不动的人。那便是翀郡中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为天羽观的观主和落燕门分馆的馆长,还需要他去亲自拜访。

至于拜访的先后顺序,贺司马早有预案。

虽然落燕门与玄明道同是六大派之一,但在这城中的仅是分馆,论实力和影响力与天羽观相去甚远。

这位陇州司马自然要先去拜会一下天羽观。游子济跟着人群缀在官府的队伍后面,也要去涨涨见识。

城中嘈杂难以入定修道,天羽观的山门便建在城外的鹤山上,只是留下观中长老常年驻守在庙宇之中,主要职责便是与郡守府接洽,若有急事再行向上禀报。

毕竟人家是修行者,可没那闲功夫处理世俗之事。

只见那庙宇前等候的老者身穿道袍,手中拿着羽扇轻轻摇曳,等待着贺司马的到来。

那羽扇与游子济腰间的形制类似,只所用的翎羽不尽相同,当时一脉相承。而老者作为天羽观驻城中的代表,少说也得是个玄境修士,手中的法宝也一定更加厉害。

看到此人,游子济突然明白为什么门口的小吏要将自己放进来了,想来是误会自己乃天羽观的弟子。

这样一来游子济便要更加小心,心想那洪先生一个炼僵尸的流派,怎么也不可能与天羽观产生联系。大概率是他将天羽观的弟子给杀了,将红羽扇据为己有。

如今这法宝在游子济手中,难保不被其师兄弟当做仇家看待,还是离他们远点吧。

庙宇前两个老家伙相互恭维,游子济却不再去凑那个热闹。天色已晚,游子济着急找一处休息的地方,只是手中铜钱似不太够,还需要挑个富贵人家卖些符箓换钱。

哪知游子济折腾到了傍晚,依旧没有将自己的符箓推销出去。

这事却怪不得常运白,他绝对想不到游子济会在天羽观附近卖符箓。

但谁能那么闲买这种东西,直接去天羽观找道爷制符多简单,还能开个光。游子济的少年模样与观中道士的高人形象相比,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

“掌柜的,你这里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间用来住宿休息。”

中年掌柜看有游子济的模样便知道这小子囊中羞涩,“我这里有大通铺,十几人睡一件房,你要是不嫌弃,便交钱吧。”

游子济听到这话喜不自胜,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了。

“就这个大通铺吧,多少钱?”

“二十个铜板。”

游子济数了数自己剩下的钱,露出一副苦瓜脸,他厚着脸皮问道:“掌柜的,能不能再便宜点。”

那掌柜眼睛一瞪,“哪里来的穷鬼,是跑我这里要饭来了?你想消遣我?”

游子济连忙道:“不是不是,我的钱不够了,差了点。”

“我看看你有多少钱?”

掌柜看向游子济摊开的手掌,他是多年的老掌柜,一打眼便知那是16颗铜板,笑道:“这点钱也想住店,我看你还是住马棚吧,只要五个铜板,剩下的我给你换四个馒头一碗面汤,正好够用。”

游子济心本想着马棚怎么住人,见掌柜的要走,连忙说道:“我只住马棚就行,面汤和馒头我不要了,我自己准备了干粮。”

那掌柜的暗骂一声穷鬼,将手中的11枚铜钱抛到桌子上。

还待讥讽几句,正瞧见游子济伸手一捞,轻易将散落的铜钱拢到手中,明显是个练家子,无奈又憋了回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