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五十章 准备(第2页)

  有银子的,自家备了厨子。

  没银子,也不怎么舍得。

  所以,最好是主营常年能卖的,副营猪头肉一类的东西。

  老太太那时候便提出了,说要把她制作的猪头肉放入江南世家卖,反正是女儿的产业。

  在老太太看来,女儿的东西,和自己的也没差别,最多,女儿付自己钱好了。

  侍书芝麻那时候一听,便立即反对了。

  真是开玩笑,那时候唆使老太太搞副业,是想搞点事儿让老太太玩,别来打扰咱做生意,不是叫你鸠占鹊巢。

  当然了,二人说得也很委婉,便说,万一以后有了儿媳妇,让儿媳妇误会可怎么办?

  还不如,沈格格打本给你开家属于沈家的铺子。

  格格的铺子,以后不是要属于扎拉芬的嘛。

  老太太还算是明事理的,一想,也对,女儿都嫁进皇家了,自己那样确实也不好,桥归桥,路归路。

  因此,倒是很热心的规划了起来。

  那时候芝麻进来还和沈琳道歉呢,说没经过自己的同意,便答应打本给老太太开铺子,沈琳倒是没说什么。

  本来女儿孝敬额娘便是应该。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沈琳也懂。

  做生意最重要是灵活变通,只要芝麻能把握一个度,沈琳倒是不介意芝麻如此。

  不过,也说了。下不为例。

  而最终沈琳。侍书,芝麻三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开杂货铺。最主要是经营米粮,油,酱菜,江南的风味。酱鸭,酱鸡。酱鸭舌,秘制猪头肉,梅干菜,菜老头。干菜烧笋,还有江南很出名的,秘制东坡肉。

  反正只是要老太太擅长的。都可以慢慢加入,也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慢慢做些调整。

  不得不说,芝麻做的市场调查,还是很用心,也很全面的。

  东城,南城,自然是不适合的,但北城,西城其实也不是特别适合。

  那时候芝麻做的调查便说了,最最适合是两块,一块是南城和西城的交接,一来是铺金便宜,二来人流也很多,另一块,便是江南世家附近。

  租金虽然贵了些些,不过,哪儿江南人多,或者也合适,唯一不美的便是,和江南世家近了,到时候万一杂货铺子的生意不好,老太太窜门也亠了。

  而沈琳听她说了,那个南西两城交接地,她看中的那个铺子,原先便是做粮油生意的。

  之所以要脱手,也不是因为赌博和白事,或者子孙不孝一类导致经营不善,而做不下去了。

  相反,人家是生意扩大化。

  只不过,手头的资金不是很多,再加上东家的女儿女婿孝顺,因此,人家把铺子迁去了大兴。

  原本老东家的庄子就在大兴,这样,他们也可以免了车马运费钱,二来,也可以多和女儿女婿多多在一起。

  女婿在大兴也是做生意的,两家铺子开在一起,还可以互相照应。

  芝麻就是看中他原先就是那粮油铺子的,也有一定的熟客。

  虽然大客户,人家肯定是带走的,不过,散客肯定还是会来买的,只要保证质量和服务。

  芝麻看中的,便是这点,人家东家也保证了,会帮着引荐,还会帮着引荐同行,还有上下家。

  虽然价格也挺高的,不过,和芝麻之前谈的,东城的铺子什么的,那真是只够一个零头的。

  虽然如此,芝麻还是把商人漫天开价,落地还钱的本性挥到了极致。

  从原价铺子12o两的卖价,硬是杀到了1o8两。

  另外还留下了几个,原先铺子的伙计。

  有些伙计,年纪也有些大了,拖家带口的,自然不愿意跟着去大兴,倒对留下来,也挺乐意的,又看见东家,给每个加了二成的月银,从原先留下的一人,成了二人了。

  人家原先的铺子是生意红火,人自然需要多。

  而沈老太太的铺子,刚上手,二人,再加上一个搬货的苦力,一个粗使兼职烧饭婆子,也够了。

  老太太也是个聪明的,人家芝麻这么帮得手,她自然要笼络住了。

  便和芝麻商量,看是不是能让芝麻帮她个一年半年的,只要上了手,她就立即放人。

  人家是主子的亲娘,更何况,杂货铺子在芝麻看来,和江南世家的几家铺子,也一样,都是她的孩儿似的。

  没上轨道,她确实也不放心。

  因此,在和沈琳商量一二后,芝麻答应,会分一点精力在杂货铺子上。

  从前两个月的经营状况看,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沈琳有看过芝麻递上的账本,第一个月,去除人力,物流各种各样的成本,纯利润有六两多,至于第二个月也有七两,这个收入,已经算是挺高了。

  毕竟,沈老爹一年的月银也才一百两!!(未完待续)

  ps:感谢绒壮壮的平安符打赏,年三十早上看见有亲的打赏,真素特别的开心哒,么么亲

  推荐好基友翡翠c完本的作品,书闲的亲可点之,书号,2433174,书名,《清朝的奋斗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