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9章 经济战(第1页)

盛逻这才知晓一路看到的变化由何而来。

他自肺腑地感慨:“真好。”

他从没有一刻,这么觉得自己当初做了无比正确的决定。

都说上行下效,若是这南诏还是他的天下,他绝对做不到这般。

主帅的气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团体里的每个人。

一个勇往无前、冲锋陷阵的主帅,绝对不会带出一支虎头蛇尾的队伍来。

就连赵不语,盛逻第一次见他时,明明还是一副愣头青模样,如今俨然进退有度、行事有章法。

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要的世界已经初具雏形。

“真好。”他再次感慨道。

盛逻这一趟终于释怀,亲眼见证了南诏即将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他心满意足。

这位来自西南的孤狼,终于真情实意地向他远在京城的狼王,低下了头。

大学里的其他学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以太子殿下的头号吹捧者、小鹌鹑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敦煌英才乔余为例。

他正在湖州对着一堆文书痛哭流涕。

本来他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在临走前,见到了太子殿下托人送来的信和银票,意思是请他在湖州选些湖笔带回京城,不必昂贵精美,别致有趣些即可。

乔余要是有尾巴,估计当场就能翘起来了。

谁懂啊!太子殿下交给我的私活,美滋滋!

一路上的奔波也没能掩盖得了他的好心情,直到到了湖州的第一天,他收到了当头棒喝。

江南,人尽皆知的富庶之地。湖州,因太湖得名,更是江南中的鱼米之乡。

可赋税与江南的名声一样,一等一的重,在大安属头名。

离奇的是,赋役沉重,江南还一直采用民收民解的方式,路途遥远,沿途盘剥、勒索增加了何止一倍,百姓负担又添了一倍。

百姓们做梦都想白粮官运。

一听说朝堂派人下来督查,打出了无条件接收状书的口号,又有京城的大官,百姓们纷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状书如同雪花般纷至沓来。

这可是件大事,大到带队的官员不敢轻易做主,只好连夜收集证据、实地走访,准备上书。

江南到京城,走的自然是水路。

安弘察在事后的第四天接到了从江南快马而来的消息。

彼时李铁与林华书正在与他汇报这几日的进展。

百姓检举的风潮明显趋于平缓,涉及侵占、放贷的案子也比以前少了许多,与之相反的,是状告游侠恶霸鱼肉百姓的数量在逐步攀升。

“就这几日上报的文书来看,近月要拆除寺庙两千余所,拆除‘招提’或‘兰若’近万所,还俗僧尼十万余人,放归寺院奴婢七万人。”

昭提,招提,即民间私造的寺院。

“还有奴婢?”真是让安弘察大开眼界,“日子过得可真舒坦啊。”

“殿下料事如神。”林华书有些激动,“长生库被抄罚后,度牒的价格水涨船高,今日已经有千贯,足足翻了一番。”

他也有些不解:“按殿下先前的说法,这是不是会导致粮价跟着涨?马上就天寒地冻,粮价涨上去,百姓这一冬难过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