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3章 知晓(第1页)

第一批出去调查的学子们已经66续续从各地往京城回传文书,与安弘察预料的一致,这场席卷全大安的巡察风暴,注定不可能局限于僧侣一道。

安弘察昨日缠了他父皇半天,终究还是没能问出个原由来,只好回去挑挑拣拣,让麻瓜拎了一堆补品送上门。

麻瓜回来就和安弘察禀报:“奴才没见到顾大人,说是一回去便歇着了。”

失血过多了?到底生了什么事,闹成这样?

安弘察这旺盛的求知欲真是挡也挡不住,心中如同百爪挠心,一晚上没睡安生。

偏生第二日一早,皇帝就派曹武德来传话:“顾大人的课日后调整给另一位翰林上。”

“父皇昨日为什么不当面和我说?”安弘察一把抓住重点,“那漕运的活还交给顾勉做吗?”

“陛下未提及此事,应当是全凭殿下意愿?”曹武德昨日守在门外,听皇帝陛下了一下午的火,如今也不敢笃定。

更奇怪了。

把顾勉揍破了头、又不让我和顾勉多说话、如今还把顾勉的授课移交给他人,但是保留了漕运的任务。

说明顾勉犯的绝对不是逆谋之罪,否则如今应当在牢狱中度过,哪还有太医包扎的美事。

大安律有十大罪,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

安弘察抽出一张纸来,挥笔写下这十个词。

——十大罪,逆谋占三,方才已排除。

——恶逆、不孝、内乱的对象都是长辈和尊亲,不沾边。

还剩不道、大不敬、不睦、不义,四个。

顾勉犯了罪、又不至于移送监察、更没用上御史,父皇气得动了手,最终还是放过。

说明这触犯的对象应当是父皇本人。

若是涉及第三人,那势必得叫来调解一番,叫双方各退一步。

——不道指的是误杀无辜之人,不符合;

——大不敬则是触犯了皇帝,保留;

——不睦是殴打控告尊长,除非是顾勉在控告父皇,不然也应当存在第三人;

——最后一个不义,乃是官吏等相互杀害,是得上刑部的,也可以删掉。

安弘察手中的笔停住,就此看来,应当是顾勉控告在先,触怒了父皇,父皇怒火中天动手伤了他,但也选择把他控告的事情瞒了下来。

应了大不敬与不睦两条。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样的事情,即使让父皇觉得被冒犯,顾勉也得说出口呢?

毕竟问题的起点是顾勉的控告。

安弘察脑海里迅回溯着昨日的每一个细节,复盘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表情语气。

不对。

动手、勒令、移交,这里面分明是有第三人的。

——是我。

父皇把事情压了下来,不是因为顾勉是因为我,这也更符合逻辑。

顾勉因为一件与我相关的事触怒了父皇。

所以一个在躲、一个在瞒,不叫我知晓。

会是什么事?

安弘察又从头梳理了一遍思路,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事情展的三要素,“为什么”已经有了答案,“怎么办”是即将要采取的行动,那剩下来的便是“是什么”。

昨日是为了什么事让顾勉进宫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