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7章 激化(第1页)

收状书的告示一贴,百姓的心声便纷至沓来,林华书和顾勉没有办法,命人抬来几张桌子,拼满了一整个屋子,才堆的下成山的状书。

不止是淮安百姓有怨要诉,周围扬州、金陵等地的百姓一听说朝廷命官在淮安接状书,撇下农忙坐着船也要来递,心中不甘可见一番。

一行人熬着看了几日,才梳理出老百姓心中的几个诉求。

一个是怨漕运沿路运费繁杂,层层盘扣;

一个是怨地方官府、乡间里正的苛捐杂税。

顾勉率先看到了居然有漕工们的诉状,他瞬间想到了太子殿下曾作出的预判,连忙叫人把漕工们的状书都挑出来单放。

数量并不多,漕工们的状书大多集中在主家的压榨上。

漕运并没有白日黑夜之分,收成之际,夜行船多如牛毛。漕工们没日没夜地干着苦力活,收钱这种好事自然是轮不上他们的,但是百姓不满暴动起来,率先挨打丢了性命的,必定是他们。

兔死狐悲的心理状态叫他们即便是冒着暴露的危险,也要把背着主家把状书送来,期许得到公平、公正的判决。

顾勉一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太子殿下一定要把刑部等刑罚部门提拔到如此之高的地位,独立运行,只对皇帝负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程序上换得普众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而这种公平、公正的判决按理来说应当遍布大安各地,而不仅存于京城,存在于帝王的眼皮子底下,才能奢求的、要付出高额成本的公平。

可若是在地方推行三司,那也得单拆出来,毕竟京城的三司才是其上级。

要是这样,监管的难度和朝廷的开支又得涨上一涨,钱是个大问题。

顾勉也终于在这一刻明白太子殿下先前拒绝他的那句“我不愿给它分出时间”是什么意思。

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太多,多到完全没有精力与心力筹划情爱一事。

他将漕工们的状书抱到林华书面前:“百姓们的诉求已经整理出来,今日便能贴出去。至于这些,是漕工们的状书。”

林华书挑了几本翻阅了一下,抬头看向顾勉:“你是想借力打力?”

“对。既然他们能借百姓之力扰乱局面,那我们也能借漕工之力趁虚而入。”

林华书想了想,点头:“可以。但挑拨漕工起事容易,平事难。”

他有些犹豫:“你……”

他在担心顾勉定不下来:“要不问问殿下的意思?”

“无妨。”

顾勉答得胸有成竹,林华书却放心不下:“这样。等漕工事了我再走。后面的事你自己处理。”

有林华书和顾勉在,安弘察想要得到江南的细节情况就更为容易了些。

安弘察看着几本被作为典型代表选送而来的文书,感慨:“到底是百万漕工衣食之所系,还是百万主家衣食之所系?”

扯着漕工的大旗,到底是谁在通吃!

先前百姓的骚乱已经让漕工们本就高压紧绷的情绪到达极点,可接下来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往这一不可收拾的境地狂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