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六章 打疼济度(第2页)

“闽江上游,罗源北面近来都现了异动,飞虎队那边还抓到了几个活的鞑子,全都是扮成了绿营兵的样子,用刑之后,大部分都招了。他们基本上都是跟着济度南征的八旗兵,还有几个是陈泰派出引路的,此番来便是为了之后主力南下探查军情的,但是更多的消息他们也不知道。”

福州府城南面,明郑中军大营,郑成功的大帐之内,黄山正在主持今日的例行会议,军中除了有值守任务的个别人之外,千总及以上军官都来参加了这次会议。郑成功已经从飞虎队传回的情报中嗅到了战争的味道,他需要比济度更快做出决策,提前应对。

“这应该是济度有意掩饰他的行动,想要靠着扮成绿营兵误导咱们。不过,他没想到咱们会在那么远的山岭中埋伏了上百尖兵,更没想到有人会被咱们活抓。”

“现在长乐和福州打成了这样,陈泰惶惶不可终日,济度要提前南下倒不奇怪,但闽江上游也有异动,难道是济度打算派一支兵马从延平,闽清一带进,两面夹击咱们?”甘辉看着挂在沙盘边上的地图,又道:

“可那一带的地形根本不合适行军,兵马多了损耗极大,兵马少了咱们完全可以派出伏兵,一口吃掉。到时候只要在连江一带也派出兵马,堵住这个方向的清军主力十天半个月,济度就只能是干看着,除非他觉得他能一路畅通无阻。”

营中的其他将领听了,也深以为然。派一支兵马沿闽江而上伏击清军偏师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清军主力抵达之后,明郑大军不支,被迫撤到闽江南岸的险峻之地防守,那这支离开了主力上百里,在河谷山地中又行动缓慢的兵马极有可能成为孤军。

换言之,济度如此部署,要不是完全不懂军事,纯纯的纸上谈兵,还以为自己设下了一个两全其美,无懈可击的计策。要不就是以那支偏师为诱饵,让明郑大军在投入了更大的一支伏击兵马之后,不得不留下和他决战,否则就放弃那支北上的偏师,兵力被进一步被削弱。

“若是济度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恐怕是以为咱们在连江挡不住他半个月,一定不敢轻举妄动。甚至是,他在定下行军方略的时候,完完全全就忽视了咱们的存在,以为咱们探查不到闽江一带的军情。”黄廷也当即出言道。

“济度如今自大一些也正常,张名振和钱达在江南活跃了两三年,如今被他剿的元气大伤,他自然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恐怕把自己当成了领兵打仗的奇才也说不定。”万礼太明白这种感觉了,他当初也以为虎卫营打得好,是他的本事硬。

“但是他身边如今可是有鳌拜,喀喀木等人辅佐,这些人总不至于也和他一样吧!咱们如今火炮轰得那么猛,还动了一次佯攻,陈泰这两个多月往北面传去了那么多军情,必然也会引起他们的警惕。”刘国轩对此也颇为疑惑。

“喀喀木虽然是南京的驻防八旗总管,但他本身并非宗室,鳌拜也是如此,这两人在济度面前说话不一定有用。至于济度手下的那个贝勒巴尔楚浑,也是个来没打过仗的,不足为惧。”黄山脑中回忆了一下军情司汇报上来的军情,又继续解释道:

“而且,根据军情司探查到的消息,鳌拜的身体自从南下之后,便一直不行,他极有可能不会随济度南征,而是代替喀喀木驻守南京。张名振,陈六御,周瑞和钱达等人虽然元气大伤,但只要济度的主力一撤,甚至还要带着原本在江南整训的绿营军南下,他们还是有袭扰能力的。

所以,参谋总部认为,这次南征的清军统帅,大概率还是济度和巴尔楚浑,喀喀木在获得陈泰的支持之前,很难说得上话。但是陈泰败了那么多次,济度会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这个就值得咱们仔细推敲了。”

等到黄山说完,郑成功随即敲了敲面前的桌子,然后道:

“但无论如何,济度麾下还是有三万八旗强兵,还有近万披甲的包衣兵,数千整训之后的绿营兵,这样的实力,只要他不犯下大错,咱们对付起来,都不容易。不过,济尔哈朗的身体也同样快要不行了,这家伙必然是想着趁机立功的,这是咱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中旬,刘文秀出师不利,退兵回到贵阳已成定局,而李定国围住广州之后,还是没能取得什么进展,尚可喜偶尔出兵袭击,但是战果平平。

毕竟,尚可喜固然擅长阴谋诡计,偷袭骚扰,但战场之上,看的还是兵马的真正实力,李定国之前吃过亏之后,也早就有了应对的法子,他的实力又比尚可喜强得多,此时正是游刃有余。

当然,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收复了粤西等地之后,在这两年时间里,迫于养军的压力,李定国也学着孙可望的营庄法,在地方以各种名目收缴了不少的土地,招募流民,放牛种,屯田耕种,又获得了部分地方乡绅的支持,后勤没有原本历史上的那么窘迫,军队也没有生大规模疫病。

不过,郑成功收到的也不全都是坏消息,浙江台州那边,王强亲自出马,马信的投诚信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到了他的手中。这同样是一个身在清营心在明的绿营将领,而且还是个不错的提督苗子,只是缺少施展才能的舞台。

但郑成功并没有支持他寻机反正,响应福州大战的计划,现在还不是时候。舟山已经弃守,崇明-太湖又岌岌可危的情况下,马信反正之后,恐怕很快就会遭到浙江绿营军的围攻,郑成功这边也派不出援兵支持。

与此同时,得到这个消息的参谋总部一番研究和商讨之后,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更好的计划——服务于明郑最终北伐南京,收复江南的计划。

要知道,明郑在收复了整个福建,获得稳定的根据地之后,不可能还和当前一样,硬啃下整个浙江。而跨越武夷山脉,进军江西也不可能,西征广东,和西南明军连成一体,更非上策。换言之,对于拥有水师之利的明郑来说,直接北伐,收复江南,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从福建北伐江南,也是需要跳板的,更是需要提前造势的,在北伐之前,郑成功还需要控制住崇明-舟山一线,最好是收复宁波,台州等拥有大片沿海平原,可以屯田养军,同时又和浙江内地有山岭相隔,清军无法大规模调兵遣将进攻的地方。

所以,当前受困于福州,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的郑成功打算让马信再蛰伏一段时间,军情司则是加大在浙江的投入,以确保之后的一系列计划可以顺利实施。

“黄山,伱继续往下说!”郑成功说完,又扭头看向了黄山道。

大帐之内的其他军官闻言,一时间也纷纷安静了下来,他们知道参谋总部在会议开始之前,必然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和作战方案,考虑得也必然比他们周到。而黄山得令,点了点头之后,又继续道:

“综上所述,参谋总部认为,领兵经验不足的济度极有可能在轻视我大军实力的情况下,派出一支偏师沿着闽江从西面进抵福州,这或许将是咱们在决战之前,削弱清军的唯一机会。

此战若是能胜,重创甚至是歼灭这支清军偏师,必然能够打疼济度,让他更加急于寻求和咱们的决战,进而掉入咱们预设的陷阱之中。

但是关于这支清军偏师的实际兵力,现在还无从估计,清军此时虽然已经开始南下,但是还没进入福建,咱们的哨骑探查不到,以军情司在江南和浙江内地的力量,也没办法查明,只能是有个估算。”

“闽北的那个地形,济度要是不走海边的平野,就算是不要辎重,只派马兵轻装南下,依靠沿途的城镇获得补给,最多也是五千兵马。但济度若是真的如此轻视咱们,恐怕这支偏师,兵力只有三四千。”甘辉走到沙盘前,拿起了边上放着的一支竹枝,又接着道:

“王秀奇在闽清有三个战兵营,完全占着兵力优势,那样的地形,骑兵不一定比战兵强。而咱们只要再提前派两千骑兵埋伏在闽清东南的宽大河谷边上,堵住出口,济度的这支偏师必败无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