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4章 醉看剑(第2页)

“爹,你同意不?”

“老二,不从军照样能杀鬼子,照样能抗日,就像你的工友那样,在夜校里教大家打枪、练武,将来有一天,南方军杀回来,里应外合,你们比军队的作用更大。”

传武摇头,如同拨浪鼓一般。

“爹,那不一样,我得参军,当大官,像韩长官那样,带着干军万马,衣锦还乡,打得鬼子屁滚尿流!”

陈宝祥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就从袖子里抽出了攮子。

他过去就想过,等孩子们大了,就得教给他们防身技,以备不时之需。

“传武,攮子是咱北方武林的独到明。北方人冬天穿厚棉衣,短刀和匕都刺不透,只有攮子,一针见血。你喜欢枪,但上阵杀敌,不是非枪不可。五步之内,刀比枪快。三步之内,攮子无敌——”

陈宝祥给传武演练了几招攮子的刺、搠技法,都是多年以来,上阵杀敌时最实用的招数。

传武黑着脸,学了几下,就不练了。

“爹,工友说,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是大将军之才。你这攮子……十八般兵器里也没有啊?丢人,用攮子杀敌,丢人,丢人,丢人……”

陈宝祥无奈,只好把攮子收起来。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只是一种无奈之举。

当下的济南,也有很多人学习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但最终结果如何呢?不过是空谈而已。

如果人人都像陈宝祥一样,以“杀鬼子”为最高志向,而不是空怀报国之志,那么,济南肯定不是这样子。

“传武,传武,你听我说……”

不管陈宝祥怎么叫,传武回屋,再也不出来了。

陈宝祥只能放弃,也知道年轻人好高骛远,听不得真话。

到了后半夜,外面街上,又有人追逐奔跑之声。

陈宝祥起来,站在院子里。

他只惦记着顾兰春,其他人的死活,都不放在心上。

后来,狼狗叫声、日本人吼声响成一片,应该是那人逃走了,鬼子又扑了个空。

陈宝祥松了口气,他不希望任何人落入鬼子魔爪之内。

不管是南方军还是八方面军,只要杀鬼子,就是他的盟军。

“爹,我上去看看!”

传武从屋里闪出来,手脚麻利,攀着树枝,上了屋顶。

陈宝祥担心他惹事,也跟着上了屋顶,趴在瓦垄上。

西北方向,十几个鬼子牵着狼狗,握着手电筒,正在西更道街和金菊巷的交叉口上布防。

陈宝祥明白,有人从那里经过,就是在那里跟丢了。

日本鬼子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抓住敌人,才算了结。

“爹,鬼子抓什么人?是抓好人还是坏人?”

“老二,记住,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只要是鬼子要抓的,就是我们要救的,懂不懂?”

传武突然顿悟:“爹,我懂了,就算是南山的土匪,只要他们杀鬼子,也算是我们的朋友,对不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