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页(第1页)

  现下她的面前,被修长干净的一双手,轻轻递送一盏白瓷杯。

  茶色红亮若琥珀之光,闻香似品松烟,未饮尝,唇齿间似已觉醇和。

  “这是花卷,虽汤色浓沉,却有消暑解渴的作用,且也利于安神,不至于影响睡眠。”兰庭微微带着关切:“早些时候我才听说,辉辉近两天日昼时常觉困乏,我思谋着怕是夜里没睡安稳,当少饮龙井、翠芽诸多醒神的茶水,倒是花卷、青砖这样的黑茶,常饮也无妨。”

  春归很受用他这样关切却不追究缘由的态度,却忽而想起还待抉择的事件,自己便主动提起:“确是这两日晚间,常受噩梦困扰……梦里似乎是祸乱四起,人间似成鬼域,各各忙于奔逃,却处处都临杀戮,端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攸而惊醒,也笑自己杞人忧天,如今分明是太平的治世,怎会生如此浩劫?可想起梦境里的尸山血海流离失所,终难入睡,所以日昼难免疲倦。”

  兰庭微微蹙眉,他以为是因父母双亡、族人相逼的遭遇,春归到底会觉得孤凄难安,任是如何坚强,下意识间仍具忐忑,这才反映到了梦境里。

  若要根除这样的噩梦,自是让她感觉到更加安定有力的维护,可偏偏,因为自己的缘故,将来免不得连累春归涉入诡谲风波,口头上的几句宽慰之辞,又哪里能让她真正长久的安心呢?

  兴许应该让她确实的相信,做为她的丈夫,自己还有几分能力庇护她的周全。

  便道:“光宗帝治时期,辉辉尚处年幼,应未经历多少离乱,想是不知那时的动荡。”

  “倒是听纪世母提起过一些。”春归一冲动,险些没把“鬼哭狼嚎、阴风阵阵”的八字概括如实道出,想到这是贬批皇帝的言辞,太落口实了,才转而委婉:“纪世母说,当时朝堂多亏还有祖父为的忠直臣公,坚持抵制歪风邪气。”

  兰庭却无意委婉:“光宗帝最信任者,为三起,宦官、术士、奸妃。相比内臣公,这三起人更加亲近君侧,为了争权夺利,阴谋诡计不断,构陷忠良更加成风,我听祖父说起,那时多少官员,上朝之前都要与家人决别,因为不知还有没有性命下朝回家,原本位极人臣,转眼全家履没者时常有之,东、西二厂宦官,竟以构陷作为攀比争宠。”

  他原本是霁日光风的仪态,说起光宗帝时的动乱昏暗,眉宇间也像笼罩着无尽的阴霾:“光宗帝起初最为宠信的宦官童振,原是个落第的秀才,后来担任了地方县学的教官,他眼见凭借科举应试难有荣升之途,于是自阉入宫,凭着狡黠善于伺察人意,一步步得了光宗帝的宠信,任命为司礼监太监,离间光宗与内诸臣,手握生杀予夺重权。但童振的野心并不仅此而已,他还企图以文武全才之能名垂青史,故而游说光宗帝,授他统帅二十万禁军,征讨瓦刺,谁知路遇瓦刺三万部,竟然全军覆没!”

  二十万打不过三万人?春归听得直瞪眼,在她以为,如此悬殊的兵力,就算一窝蜂上前,踩也能把三万人给踩死了。

  “二十万主力覆没,瓦刺又打算趁胜进犯京都,当时朝堂之上一片混乱,光宗几乎决定弃北平而迁都金陵,多得当时的兵部尚书董公迎难而上,力驳南迁之谏,并调兵遣将防御九门,力守京都不失,否则,也许在当年,辉辉梦中所见的满目疮痍、哀鸿遍野便将成为现实,而江山社稷华夏之统,无复存在,异族鞑虏,会再次欺霸中原臣民。”

  “那么董公后来……”

  “就是现今的晋国公。”兰庭喝一口茶,似乎是平息愤怨,又再说道:“晋国公深知,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矝字,尤其光宗帝还多疑善忌,一味听信奸小谗言,虽立下大功,但在事后却韬光养晦,光宗帝也果然对他猜忌日深,虽赐爵禄,却连兵部尚书的实职都改授他人,就算如此,在那些奸小的陷构下,晋国公都险些遭遇牢狱之灾、杀身之祸,确是在祖父、许老等等臣公力保之下,才能化险为夷,等到今上登基,再度待以重用。”

  春归吁了口气,她小时候,也随着父亲听过说书人的评演,知道往往飞鸟尽而良弓藏,每闻如此不平之事,都觉义愤填膺,于是就怕曾经挽救万民于水火的董公也会落得如此境遇,听说虽经磨难,到底还健在,是真觉得庆幸。

  “今上仁厚,且有志中兴,可惜积弊已久,仅仅一代帝王难以还复天下清平,要若是……继位之君不继今上而肖代、光两代帝王,不但革难成,只怕社稷倾覆,这不是一姓的兴亡,实在关系万千的安危。”

  春归听得心惊胆跳,想当然道:“汉、唐两朝覆灭,便是内宦殃乱,我朝太祖建国之初,也明令宦官不得干政,为何祖父不曾谏言今上,废止宦官干涉政务?”

  兰庭深深以为,春归一个及笄不久的女子,竟知道内宦殃乱的史实已属不易,不过对于春归的疑惑,他也只能回以有所不知的一哂:“太祖禁止的不仅是宦官干政,太祖甚至还废除了中书省,坚定军政大权由君主乾纲独断,太祖乃马上夺得天下,精力充沛,且勤政廉政,定立的制度在太祖统治时似乎并无大谬大失,但太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子孙后代,尤其当国家日更富强之时,继位的君主不可能皆如太祖那般勤政。”

  他叹道:“政务繁重,君主事必亲躬,难免力不从心,故而中书省虽然被废,渐渐却又组建内,且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代代君主日渐松泄政务,内又逐渐享有了丞相之权,事实上君权与臣职,历来都存在着较力,所以君主为了掣肘臣子,但又无法事必亲躬,便需要另外一起势力代为较力,有的时候是外戚,有的时候是宦官,共同点都是君主身边亲近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