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交流思考(第1页)

两个人一边交流,一边在思考,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过了一会儿,宁无忌先开口道:

“先生说的对,但那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

既然我们大力要展工业,是因为工业展好了,老百姓造不了反,武器装备不在一个级别,而且还可以保家卫国。

如果等将来有一天,用工业机器设备去帮助农民灌溉农田,去帮助疏通河流,去建设堤坝,防止黄河和长江大水呢?”

黄岩山没想到,宁无忌有这么多的前想法,如果真的有,那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比不上宁无忌计划建立的王朝。

“那就能获得更多的良田,有了良田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姓吃得饱,自然就没有老百姓去造反。

自古老百姓造反,成功机率很低,但却会伤了一个朝廷的元气,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是最好的证明。”

宁无忌自然认可黄岩山的观点,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每次老百姓造反,都是因为他们的土地被贵族兼并,他们什么都没有,也就能义无反顾的造反。

华夏老百姓但凡有点口粮,能让一家老小吃饱,哪怕是稀饭,他们也不会造反。

其实,宁无忌想到的更多,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像未来的大英帝国,现在的英吉利帝国,运用的是侵略他国的办法。

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去掠夺他国的财富,避开快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矛盾。

就像现在,大清帝国入关之后,整个大清帝国人口才一亿多,才过15o年时间,大清帝国人口增加一倍。

人口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人口质量没有丝毫的提升。

人口质量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平均人口的寿命,但宁无忌知道大清帝国肯定不会管,死活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话说的漂亮,其实从未打算以人为本。

“先生,如果一个国家工业强大,还有一大好处。

军队保卫国家依赖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而不是完全依靠将领们的才华。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依靠强大的工业体系造出来的大炮,射程是大清帝国的五倍,威力也是五倍,准度更是高出一截,加上望远镜。

你觉得一场战争对前方将军的个人才华依赖又有多大?”

“可以说一半一半吧!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依靠炸药、大炮和步枪的战斗,没有后勤补给,前方将领将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另外,守边防大将存在感就会更低,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历朝历代困扰朝廷尾大不掉的问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说白了还不是怕其他将领也来一个黄袍加身。”

“先生大才,能想到这一步,何愁我们不能开万世基业,做到前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避开朝代周期律这个陷阱。”

“无忌,什么是朝代周期律?”

“先生,您通读经史子集,你没现,从秦始皇开创大秦帝国以后,我们华夏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历史。

朝代更替更是频繁,没有一个朝代能延续三百年的时间,这就是朝代周期律。”

黄岩山在心中思索,好像确实是这样,那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历朝历代那么多天才,那么多国之栋梁们怎么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汉朝过3oo年,那是因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累加的结果。

西汉拥有2oo多年的历史,东汉比西汉时间更短。

除了周武王建立的周朝存在8oo年,但那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看黄岩山在思考,宁无忌有点担心,这个问题好像扯的有点远。

暂时还是不要深入的好,想太多没有什么用处;宁无忌连忙开口道:

“先生,我们暂时不要想那么远,等到我们成功的那一天,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也不迟,您说是不是?”

“无忌,你说的很对,我们还是着眼于当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其实,你让英吉利帝国的商人代你请他们国家的人做老师,大可不必。

广州府与外界通商这么多年,应该有很多说洋文的人才,可以先安排人去广州城打听一下。

如果在英吉利帝国运货船只还没到达香江岛码头之前,已经确定我们没有找到教这些童生们洋文的老师。

我们再跟英吉利帝国的人说这件事,反正去苏州府找到合适的人,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这种大事,不急在一朝一夕。”

“先生说的极是,就这么决定,到时两边事情同时进行,总不会误了事。”

宁无忌陪着黄岩山用完午餐之后,安排手下人把他送回到香江岛上,送他回到自己家中。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