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败(第3页)

所谓李忠敏,就是李舜举。

元丰五年战死于永乐城,殉国后追谥忠敏。

这位内臣,在九百多年后,还有着文物传世。

就是泰山的白溪白龙池石刻。

在世纪的时候,赵煦还去看过,保存的不错!

在大宋,保主和保举人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为过。

而赵煦知道,冯景视李舜举为父。

他才会特别提起李舜举的名字。

这就好比世纪,老板想要员工加班,却又不想给加班费,就只能画饼或者pua。

现在的赵煦,没有权力,甚至连金钱也没有多少!

就只能拿冯景视为再生父母的保主来激(威)励(胁)了。

“善!”赵煦观察着冯景的神色,微微颔。

虽然上上辈子,冯景已经用他的生命,证明过他的忠诚。

可终究如今形势不同,情况也不同。

赵煦需要确保冯景严肃认真,这关乎他的后续计划,也关乎他自身的安危健康。

“我有两件事情,要拜托爱卿去去办!”

“郡王殿下但请下令,臣万死不辞!”冯景深深一拜,严肃的说道。

“第一件事……”赵煦伸出一根手指来:“卿去替我,从资善堂中取来墨纸砚和佛经来!”

说到这里,赵煦眼眶微微红,深情的说道:“父皇卧病,身为儿子,我却不能亲侍汤药于御前,已是不孝!”

说到这里,赵煦就轻轻抽泣,哽咽起来:“为人子,不能侍汤药,也就只能为父抄写经文,向神佛祈福了!”

冯景和周围的宫女、宦官,全部躬身说道:“殿下纯孝,必感动!”

冯景更是说道:“臣这便去资善堂,为郡王取来墨纸砚及经书!”

延安郡王主动要求为官家抄录佛经祈福。

这是最大的正确。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阻挡。

不止如此,冯景还知道,他必须将这个事情高调的传出去。

让其他人知道。

特别是太后、皇后!

赵煦止住哽咽,看向冯景,道:“此事,卿须低调为之,不可惊动他人,尤其不可惊动太母、母后!”

冯景听着,几乎不可思议。

他本以为,这是延安郡王身边的人,给延安郡王出的主意。

但,现在延安郡王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这实在是……

所以,延安郡王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抄写佛经为官家祈福?

不可思议啊!

郡王才多大?

竟纯孝至此!

冯景不禁为自己之前内心的龌龊而感到羞愧。

顿时,冯景看向赵煦的眼神就完全变了。

就听着延安郡王坐在床榻上,认真的说着:“这第二件事情,便需要卿,亲力亲为,亲自监督了!”

“郡王请吩咐!”

“我从今日起,要斋戒!”赵煦缓缓说道:“庆宁宫中,一切膳食,皆不可有荤腥!”

“一切饮水,皆需煮沸,然后以细布过滤!”

“此事,卿亲自监督,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冯景听着,不可思议的抬起头,看着赵煦。

他只觉,端坐于床榻上的郡王,仿佛菩萨一般,浑身都在散着光辉,温暖并感染着他的心。

当即便躬身长拜:“臣谨遵郡王之令!”

赵煦见着,知道冯景肯定会用心了,便点点头:“且去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