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0章 褚蒜子的远见卓识(第1页)

因司马奕登基称帝之时已经成年,褚蒜子也就没有再继续摄政的理由,再加上当时的朝廷内外大权皆由桓温独揽,连司马奕都没有事做,更何况褚蒜子,所以褚蒜子也就乐得清闲,在崇德宫里颐养天年。

因为褚蒜子生性好佛,所以在崇德宫里常年供奉有佛堂,偶尔也会去道场寺里诵经念佛,从朝廷之事从来不过问。

尽管如此,因为桓温此次北伐直接剿灭了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前燕政权,并且一路打到了最北边的广宁郡、代郡、云中郡等传统意义上的汉胡分居之地,取得了自晋室东渡以来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举国上下皆振奋不已,大街小巷都流传的桓温的英雄事迹,所以即便是如褚蒜子这般不问天下事的半隐居之士,肯定也知道了桓温的英雄事迹。

作为褚蒜子少女时代的初恋情人,褚蒜子对桓温所取得的成就自然也是欣喜不已,自古以来美人爱英雄,褚蒜子更是如此,遥想当年自己出嫁时桓温就曾经立下过的“匡扶天下”的誓言,还是少女的褚蒜子本以为只是桓温的愤慨之词,谁又能想到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桓温真的做到了呢?

也正是基于当年对桓温的愧疚之情,因此在桓温来到崇德宫找褚蒜子的时候,已经许久不见外臣的褚蒜子也破天荒的答应出来见他一面。

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原来有些冷清的崇德宫内繁花似锦,蝴蝶与蜜蜂翩翩起舞,鸟儿迎着阳光尽情歌唱,到处都是一派祥和的气息。

桓温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之下,在大太监高阳的带领下,信步的来到了褚蒜子的寝宫,二人一见面,不由的感慨万千,桓温感叹的是岁月的流逝太过无情,在不经意间已经沧桑了二人的容颜;而褚蒜子感慨的是当年二人的戏谑之言竟然被桓温一一的实现了,褚蒜子言语间皆是对桓温的仰慕之情。

看着二人聊的如此投机,褚蒜子的心腹阿春也是不失时机的将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支开,偌大的宫殿内瞬间就只剩下了桓温与褚蒜子二人。

此时的二人身份也生了巨大的变化,褚蒜子虽然依然贵为太后,但是不再摄政;而桓温已经是普天之下公认的权臣,拥有了自己的公国,而且地位还在诸侯王之上,虽然还不是皇帝,但是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主宰。

所以此次见面二人全然没有了以往时的拘束与距离感,褚蒜子不用再为司马氏的问题而纠结,桓温也不用再顾虑褚蒜子的身份问题,二人也难得的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坐在一起谈了好久好久,他们即愉快回顾了当年在豫章太守府时的青葱岁月,又感慨了这么些年来朝廷上下所生的沧桑巨变。

就这样二人像老朋友一样有说有笑的聊了好久好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豫章太守府一样轻松与愉悦,这让桓温备感欣慰,同时也觉于是时候向褚蒜子坦白了。

于是乎,桓温话锋一转,他收起了刚才还在嬉笑的表情,正色的对褚蒜子说道:“司马氏自窃取国家神器以来,就没有太平过,先是闹出八王之乱,造成中原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而后又不择手段的引入匈奴等其他胡族参与内乱,最终酿成五胡乱华、中原6沉的惊天惨案,使我华夏民族遭受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大耻辱,如此帝王家,早就该下台了。”

褚蒜子是何等聪明之人,桓温的话外之意褚蒜子自然是一听就懂,其实对于这一天,褚蒜子早已料到,此时天下虽然名义上还是晋王朝的,但是世人皆知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是桓温打下来的,而现在朝廷内外大权皆独揽于桓温,随着统一战争的推进和桓温势力的进一步扩大,早晚有一天桓温是会走到如曹操或司马懿那一步的,即便是桓温不想,他的手下也会推着他往哪方面去展的。

做为曾经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司马氏的媳妇,褚蒜子在辅佐儿子司马聃之时也确实是想替司马氏好好维护好这个江山,当时的褚蒜子也是意气风,不断的平衡朝廷的内外势力,通过打压一方扶持一方来维护司马氏的权力,而桓温当年就是因为褚蒜子为了打压瘐氏的势力而被派往荆州,然后才开启了桓温的崛起之路的。

而桓温崛起之后,褚蒜子也曾试图通过扶持殷浩来对抗桓温,只可惜殷浩太菜,最终让桓温掌握天下局势。

所以,作为曾经掌控天下十五年之久的褚蒜子,深谙政治之道,所以对于桓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褚蒜子也明白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阻挡的,因为桓温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群人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团体,他们需要更大的展空间,那么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向最高权力中心起冲击,而这一切,又不是桓温能够阻止的。

而此时的褚蒜子,其实已经是一名政治边缘人物,丈夫死了,儿子死了,父亲死了,在世的亲人只有弟弟褚欣一人,而褚欣生无大志,只求一生富贵,在政治上没有什么追求,所以此时褚蒜子最好的状态就是远离政治中心,啥事也不管,任外面洪水滔天,她只管在自己的天地里吃斋念佛即可。

所以,在桓温故意抛出这个话题来之后,褚蒜子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其实她也不想回答,改朝换代在任何时代都是惊天大事,弄不好就是满门抄斩,遗臭万年,这对于她一个已经无欲无求的人来说实在是犯不着。

但是自己的老情人问自己这个问题了,她若不回答显的就有些不合适,同时褚蒜子也担心桓温被胜利冲晕了头脑,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所以褚蒜子便对桓温提醒道:“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太阳每次落山前,都要先映红天边的晚霞,这样即便是太阳不在了,天也不会一下子就暗下来,这样就可以让人们有时间收拾行囊回到家里,这样乾坤才不会乱。”

对于褚蒜子要表达的意思桓温也是秒懂,这是在提醒他不要操之过急,改朝换代毕竟是天下大事,肯定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给天下一个适应的过程。

要不说聪明人与聪明人交流就是这么痛快,少了很多的弯弯绕绕,桓温要的是褚蒜子的一个态度,只要褚蒜子不反对,他就干。

桓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便高兴的站起身向褚蒜子告别,他决定先行废立而后再行禅让,废立是为了立威,也是给天下人提个醒,自己要准备改朝换代了。

褚蒜子看着意气风的桓温,心里清楚桓温已然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她还是担心桓温操之过急,于是便又补了句说道:“燕贼虽灭,秦贼尚存,关中之地乃天下根本,没有关中,天下则不能称之为天下。”

对于褚蒜子的话桓温自然是明白的:不消灭前秦,不收复关中之地,天下即便是夺了也会不稳定;这自然与桓温所追求的背道而驰,因此桓温必须先灭掉前秦,收复关中之地之后才能考虑禅让之事。

桓温默默的注视着面前的这个美人,二十多年过去了,岁月并没有在这个美人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而她的远见与卓识却依然让桓温仰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