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6章 慕容部出逃前秦(第1页)

随着前凉的灭亡,前秦也在形式上完成了在西北地区的统一,而在前秦完成西北地区统一的同时,桓温也通过废立之事确立了自己的威望,在东晋内部正式确立了自己权臣的地位,同时又通过镇夺各地的武装叛乱,完全控制了东晋从中央到地方上的政权。

两个各自完成集权的国家,已经不可避免的都把下一步的展目光投向了对方。

从国力上来看,虽然前秦只据有秦州、雍州、凉州、河州、沙州五州之地,但是内部团结,贤臣良将众多,再加上本身也同属于胡族,因此得到了同样是胡族的匈奴铁弗部、匈奴屠各部、匈奴沮渠部、鲜卑秃部、鲜卑乞伏部、鲜卑吐谷浑部,以及早前跟随姚襄弟弟姚苌率领的羌族部落的鼎力支持,又坐拥有关中肥沃之地,桓温要想攻打前秦确实不太容易。

但是同样的,此时的东晋已经不同于往日,在桓温的带领下,东晋已从偏居东南一隅,最惨时只拥有六州之地,到现在已经展成为坐拥有扬州、荆州、江州、广州、交州、宁州、益州、梁州、豫州、徐州、青州、兖州、司州、并州、冀州、幽州、平州十七个州的庞大国家,人口过两千万人。

若是单从拥有的地盘和人口来看的话,东晋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战乱,东晋新收复的北方地区胡人众多,杂胡并居,经过后赵石氏政权的宣扬,当时的胡人普遍瞧不起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桓温新收复的北方地区并不太平,需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镇压内部不时起的叛乱,这就不如前秦那样精诚团结,使东晋虽然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地盘,但其实控制力很弱,就像一个虚胖的人一样,虽然体形要比对方要大的话,但是一击就倒,没有什么战斗力。

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桓温才迟迟没有动对前秦的战争,即便是面对前凉的求援也只是口头声援一下,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桓温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消化新收复失地的工作上,不断的派出汉族官吏到地方上任职,同时通过不断的招募胡族士兵入伍来消耗他们的人口,逐渐形成汉族人只管种地,胡族人负责打仗的局面。

本来桓温是想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完成对新收复领地的消化工作,同时也完成对前秦征战的准备工作,但是一件事情的生打乱了这个节奏,使桓温不得不提前动对前秦的全国战争。

这个事件就是前燕皇帝慕容评与太宰慕容评出逃前秦事件,本来前秦皇帝慕容评和太宰慕容评在被晋军攻破龙城之后,便北上投奔高句丽,高句丽的故国原王高钊好心收留了他们,为了彻底消灭前燕势力,桓温在南撤建康之前,任命侄子桓石虔为幽平二州刺史,率领军队继续追击慕容伟等人,甚至不惜与高句丽开战。

由于桓石虔实在太过生猛,接连几次率领军队攻破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由于桓石虔实在瞧不上又小又破的丸都城,所以每次都是放火烧城之后退回,而每次高句丽王高钊在等晋军撤出丸都城之后又领军返回重新修复丸都城,但是刚修复完之后桓石虔又率军返回,再次焚烧,往返几次之后高钊实在忍受不了了,再加上慕容伟等人在高句丽还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高句丽国内的臣民很是反感,因此高钊便准备将慕容伟这些瘟神秘密送给桓石虔,以求与东晋军队和解。

本来这件事情是应该秘密进行,但是不成想被慕容评等人提前得知,慕容评知道自己若是落在桓石虔手里必然是死路一条,因此便决定趁高钊动手之前,赶紧离开高句丽,由于高句丽与扶余国是世仇,因此慕容评便秘密提供情报给扶余国,引诱扶余国攻打高句丽,然后再趁乱离开高句丽,然后经过库莫奚,在奚族人的帮助下,秘密穿过漠北荒漠,转辗至阴山之后,在匈奴铁弗部领刘卫辰的帮助下,历经千难万险,率领剩余的前燕国的王公大臣来到长安,正式投降前秦。

慕容伟与慕容评的到来让苻坚很是高兴,尽管当时前秦国境内的鲜卑慕容部人对慕容评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恨的咬牙切齿,尤其是之前就投降前秦的吴王慕容垂,跟慕容评及皇太后可足浑氏更是有杀妻之仇,因此亲自向苻坚进言要求杀掉慕容评与可足浑氏。

面对汹汹舆情,苻坚从大局出,还是决定不杀慕容评与可足浑氏,而是将慕容评贬为晋兴太守,派他到西北荒漠守城,也算是给了慕容垂一个交待。

除了慕容评之外,前燕皇帝慕容伟被苻坚封为新兴侯,官职尚书,要求他号召留在冀并幽平等州的慕容旧部起兵反叛东晋。

这就让桓温很难受了,桓温很清楚虽然前燕国已经被灭,但是留存下来的慕容旧部依然强大,尽管他们表现上臣服于东晋,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响应慕容伟的号召,起兵反晋,因此桓温决定提前攻打前秦,桓温希望通过攻打前秦,展示晋军的强盛,以此来浇灭这些慕容旧部的反叛之心。

当然,在正式攻打前秦之前,还得解决高句丽的问题,此时的高句丽趁着前燕灭亡之际,又吞并了不少地盘,着名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被他们吞并了三,最后一个乐浪郡因为独悬海外,成了飞地,估计也会很快就落入高句丽之手。

桓温因为是穿越而来,对后世华夏领土之失有切肤之痛,对延续千年的高句丽王国也很了解,后世的隋炀帝杨州就是因为征讨高句丽才间接的亡国的。

为了保住乐浪郡,同时也为了解决这个千年的华夏隐患,桓温给幽平二州刺史桓石虔下了死命令,要求桓石虔不惜任何代价,必须打通辽东走廊,收复玄菟郡与真番郡,打通与乐浪郡的6路通道,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消灭高句丽这个国家。

桓石虔收到命令后,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他很了解桓温,桓温一般很少下这样的死命令,一般下了这样的命令,就表示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否则桓温必然拿自己开刀。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桓石虔一时有些头大,因此他找来了自己的参将刘牢之与何谦商量对策,刘牢之与何谦对高句丽不甚了解,只是觉得高句丽人很善于逃跑,每次打不过就立即跑进山高林密的原始森林里,很难追击,这让二人也是十分的头痛。

为了彻底弄清楚高句丽的情况,桓石虔找来了乐浪郡太守游单,游单原本是广平郡人,在前燕朝时被任命为乐浪太守,前燕灭亡之后便投降晋军,继续留任乐浪郡,由于乐浪郡与平州府襄平的6路通道已经被阻断,所以此时游单前来是通过水路前来的。

由于游单从小就生长在辽东一带,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对高句丽,因此桓石虔把游单请来,也是想了解高句丽的情况,以便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