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徐五羊借医喻人 狄仁杰以古讽今(第1页)

听徐五羊这么说因为赵元一自己都快退休了,狄仁杰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徐太医,此话怎讲?”

徐五羊叹了口气说:“皇上已经不再信任老朽的医术了,转而信任那个赵元一。”

狄仁杰说道:“刚才皇上也给我提到过,说那赵元一医术高明,会一种气功,能够功治病。天下竟有如此高明的医术吗?”

徐太医摇了摇头,不屑的说:“什么狗屁气功,那是骗人的把戏。我第一次见他之时,就在皇宫里。那天我正在给皇上号脉,天后突然闯进来说不用号脉了,他请来了一位更高明的神医来给皇上治病,说完那赵道士就进来了。作为医者,我自然十分好奇,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医竟然比我徐五羊还神。既然皇上没有让我走,我就在一旁看着。赵道士两只手虚悬在皇上的身体之上,前后左右的来回晃动,不久就看见皇上精神大振。皇上很高兴,天后脸上也显现出得意之色。我颇感好奇,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医术,就凑上前去打算一看究竟。由于我经常给皇上看病,往前凑凑也实属正常,并没有受到阻拦。等我靠近皇上身前的时候,我才看清了那赵道士到底使了什么手段。”

说到这里,徐太医停顿了一下,狄仁杰赶忙问道:“那是什么手段?”

徐太医说:“赵道士的双手在皇上四周晃动的时候,他的袖筒里藏的有一种药粉,无色无味,普通人很难觉,但是那可瞒不过我。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什么狗屁气功,而是那种药粉。”

狄仁杰问道:“什么样的药粉?”

徐太医说道:“那种药粉是以罂粟为主药,经过特殊的炮制工艺炼制而成,吸入之后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精神振奋,但是长期用的话对身体是有害的。赵道士给皇上用这种药无异于饮鸩止渴,对皇上的病情有害无益。”

听到这里,狄仁杰大为吃惊,问道:“你为什么不拆穿他?”

徐太医说:“我当时提出自己的质疑了,那赵道士双手一摊,把袍袖全部翻开给众人看,结果什么都没有。赵道士说我是嫉妒他的医术,才血口喷人的。被他一番治疗之后,皇上确实感到身体好转了许多,就站在了赵道士一边,劝我要有容人之量,要识大体,学会承认别人比自己高明。我还想再据理力争之时,天后冷冷的来了一句:‘你一再阻拦赵仙长给陛下治病是不是想独占陛下的恩宠?竟然为了一己之私置陛下的健康于不顾,你安的是什么居心?’我一听天后都这么说了,再多说的话,老朽这把老骨头就保不住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就承认自己是嫉妒赵道士的医术才这么说的,皇上也没有怪罪我,就让我回来了,只是以后再也没有让我去给他看病了。”γg

听徐太医这么说,狄仁杰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徐太医继续说:“权术就是这么难以理解,说假话办假事的人经常能够如鱼得水,而说真话的人就会被视作不识大体,大家都得闭嘴不言,最终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包括说假话的人。怀英啊,你要记住,在朝廷做官不能仅凭一腔热血,不能做理想主义者,要学会忍一时之痛,向敌人妥协,如果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所有的抱负都无从谈起。”

狄仁杰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人性如此,实属无奈。比起古人,我们在人性上并没有多少长进。我们的马可能跑的更快了,刀变得更锋利了,但是骑马和拿刀的人跟千年以前为了土地和财物相互杀戮的人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比以前更勾心斗角了。周厉王不想听不同的意见,就让人监视国中百姓,谁提意见就杀谁,现在天后也有堵别人嘴的迹象。在人性上,我们不比古人高尚,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后代也不会比我们高尚道哪里去。”

徐太医苦笑了一声说道:“怀英啊,老朽医术虽精,却治不了人性上的病,看天后这意思,以后皇上可能再也不需要我去医治了,我也要告老还乡了。”

狄仁杰赶忙阻拦道:“徐太医,你可不能走啊,你要是走了,皇上的病怎么办?现在天后权势很大,因为皇上尚在,她还有些收敛。如果那一天皇上驾崩了,她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估计到时候朝廷会大乱。现在太子资历尚浅,无法与天后抗衡,还请太医留下,为皇上多延续十年阳寿。”

徐太医摇摇头说:“皇上身体禀赋不好,这些年全凭着药物支撑。目前皇上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就算华佗在世,也无法延寿十年啊。”

听徐太医这么说,狄仁杰充满忧虑的问道:“徐太医,依你之见,皇上还能再活几年?”

徐太医伸出三个手指,低声说道:“至多三年,如果妖道不除,还会更短。”

听徐太医这么说,狄仁杰没有说话,面现忧虑之色。顿了一会儿,狄仁杰说道:“看来这赵元一背后必有文章。”

徐太医接道:“肯定不简单。”

狄仁杰皱了皱眉,问道:“那妖道什么底细?”

徐太医说:“具体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皇上和天后都很信任他,在邙山脚下给他修了一座玄元观,手下有一帮道士徒弟。不过我总觉得他有点神神秘秘,可能不止是招摇撞骗这么简单,你要多加留心。”

狄仁杰忽然想起,他们在给杜行云验尸的时候,那个送信说“双鬼拍门,无常索命”的人好像就是一个道士。狄仁杰以他多年破案的敏感性来判断,这二者可能会有某些联系,看来这玄元观有必要去探访一下了。

离开了太医署之后,狄仁杰回了大理寺。

傍晚时分,最后一缕阳光在洛阳西城墙的垛口落下,天色一点一点暗了下来,直到城外漆黑一片。狄仁杰换上一件黑色夜行衣,背上背着一把短剑,悄悄出了门,从后墙一跃而出,顺着街道向洛阳城北邙山方向而去。此时的洛阳城像往常一样宵禁,路上空荡荡的没有行人。偶尔会遇到一队巡逻的士兵和提着灯笼的更夫,每当此时,狄仁杰就会跃上屋脊,让自己与黢黑的瓦片和黑夜融为一体,待他们走远之后,再继续赶路。

狄仁杰的轻功虽然比不上以轻功为立身之本的寒光校尉们,但是相较于普通习武者已经是很不错了。他一路脚下健步如飞,很快就到了邙山。

深沉的夜色之中,一座巍峨的道观屹立在邙山脚下。道观的门口立着一座石碑,旁边挂着一只纸灯笼在风中微微摆动,狄仁杰借着灯笼的光亮看见石碑上刻着太上玄元观五个大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