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6章 孙元化的震惊(第1页)

两边酒楼的百姓们,都看着这一车又一车的银子,恨不得把这些银子看到眼睛里去。

“哎,你说,这些银子是不是真是那张瑞图的?”

“我看倒是未必,如今奸臣当道,说不好这些银子,就是用来栽赃张大学士的。”

“放屁,这怎么可能!”

“嘿,敢问高见?”

“你竟然说那些不是张瑞图的受贿证据,还敢说那张瑞图其实是个廉洁奉公的真君子?”

“要不然呢?”

“啊,呸,你要是三五千两就算了,谁能拿出一百多万两来栽赃张瑞图。”

旁边的人也帮腔了。

“就是,就是,你到街打听打听,朝廷的库头有没有一百五十万两再说。”

“让阉党拿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他们舍得吗?”

事实胜于雄辩,被反驳的人无言以对,只能抱头鼠窜。

当然,另外还生了一些别的事情。

就比如说,原本已经辞官归隐的大学士孙承宗,又被重新廷推为内阁大学士,接替了那张瑞图的官位。

原来的孙承宗对于朱由校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命。

但是朱由校派来的人,给他展示了客氏的人头,让孙承宗认为,这朱由校还是有救的。

于是,孙承宗又重新回到了朝廷当中。

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就是,那徐光启也被廷推为内阁大学士。

在这么多的大消息掩盖下,谁也不曾现有一个已经被魏忠贤罢免的兵部职方主事,竟然又被皇帝直接下旨提拔为工部侍郎。

这人就是孙元化。

话说这新任工部侍郎的孙元化,也算得是来历不凡。

孙元化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海浦东),有子三人。

其父亲孙继统,因为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孙元化出生在嘉定县高桥何家弄,后迁居嘉定县城。

他“天资异敏,好奇略”。

据光绪《嘉定县志·人物》所述,其曾到海县徐光启学馆受业。

又据程嘉燧《寿怀西徐翁序》所述,其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

因从徐光启学习火器和数学,只因热心西学,未能考中进士,遂放弃科举功名,潜心研究西学。

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西洋火炮专家。

于是,孙承宗又荐其为兵部司务。

孙元化后来在边筑台制炮,凭借着这个功劳,朝廷又让其进兵部职方主事。

天启二年(1622年),辽东战事吃紧,建奴屡屡叩关。

孙元化便向朝廷条呈《备京》、《防边》两策,受到朝廷的重视。

再后来,兵部尚书孙承宗出任蓟辽经略,用孙元化筑台制炮主张,决定筑宁远城,还让孙元化负责这个事情。

据《明史·孙承宗传》所述:侯震旸保荐孙元,让其协同袁崇焕驻守宁远。

孙元化可以说是对袁崇焕等帮助极大,让袁崇焕都称其为“识慧两精”。

天启六年,建奴酋努尔哈赤率六万大军,号称二十万,猛攻宁远。

明军城头此时已经布置了有十一门大炮。

这些大炮威力惊人,连建奴酋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七个月后病死,史称“宁远大捷”。

此战事实证明,筑台制炮是抗金最佳方略。

同时生了所有的事情,也证明了孙元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造炮人才。

而朱由校需要的,正是这样的造炮打炮达人。

而此时,这个被朱由校亲自提拔为工部侍郎的孙元化,正战战兢兢地站在朱由校的面前。

而孙元化的手里,正拿着朱由校给他的一叠设计图。

以及朱由校给他的,一小本《打炮技术改进指南》。

孙元化感觉到十分的吃惊。

在他之前也听说了,这朱由校已经大行升天,最后又在高祖皇帝的帮助下,才能重返人间。

孙元化一直以为这些东西都是朱由校拿出来唬人的,是根本不可能生的事情。

人死又怎么能复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