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百四十二章 宣慰司(第1页)

一百四十二章宣慰司

被副将牛有田亲自任命为把总的宁阿龙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弟弟阿虎。单靠阿龙自己,在偌大的保宁府几十万乱哄哄的人海里找个十几岁的小娃娃无异大海捞针,然而,张虎方戈牛有田这些人,你可以说他们野蛮,可以说他们残忍,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有一个共性:恩怨分明。牛有田打亲兵把救了自己的宁阿虎找来,当场拎给了他一个鼓囊囊的大袋子:里面是白花花的五百两官银!听宁阿龙讲明了事情原委,牛将军挥挥手,亲兵队把命令传遍了全城。不到一个时辰,两百多十几岁惊恐万状哭哭啼啼的娃娃们便被送到府衙的院子里让阿龙认——甚至有从父母怀里强拽出来的……阿虎便在其中。

得知宁阿龙是个铁匠,这可是难得的技术型人才,于是阿龙便成为把总匠人,领着弟弟千恩万谢地去了辅兵营。看着院子里其他可怜兮兮的娃儿们,牛有田心里有根弦抽动了一下:他自己本就是个流浪儿,与几个小伙伴相依为命。一起稀里糊涂被抓到营里做小厮,又稀里糊涂成了战兵,等到成为张虎手下吃香喝辣高人一等的马兵时,所有的小伙伴们里也只剩下他一个了。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便去找张虎商量……不久,这只大军多了一个营的编制:童子营。

吴大壮把和溪关烧成了废墟,又领着他的步队进山抓溃兵,归队时竟带了二三百人回来,于是做了记名游击,配合升了实授游击的王彪、记名千总李松等守南津关。方戈原来的两个营已扩编到四个,北面被段元济放弃的梁山关和铁山关各放了一个,剑门关和广元利州卫那里各放一个。张虎自己扩出来的几个营作为中军,扼守保宁府——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这帮人谁也没想明白。

就在这时,传来孙杰领军来袭的消息。

孙杰本来并不是为张虎来的。

明朝的西南地区,各行省行政区划跟今天有不小的区别。比如藏区,不仅包括了今天的西藏青海,云南、四川也各有一部分。再比如四川,不久以前,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也是辖区。

播州的正式名称叫播州宣慰司。听名字就知道,这里是土司当家。说是不久以前,意思便是现在不叫这名字了。起因是播州的土司杨应龙叛乱。

有一种说法,杨应龙其实就是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但为了显示自己出身高贵的华夏,硬认了唐朝领军击败南诏入侵者的武略将军杨端为祖。反正这一带他最大,他又是给自己认的祖宗,没强迫别人认,也没人敢说啥。七八百年近三十代人,播州杨家一直是当地的实际控制者。

客观地说,杨应龙真没啥真正的反意,要说他立志推翻老朱家自己坐龙庭,那纯粹是扯淡,充其量,做个逍遥自在的土皇帝是他的终极梦想,仅此而已。万历年间,他还从深山里弄了几十棵千年老树,千辛万苦送到京师,被万历赐了大红飞鱼服,还获得了都指挥使的荣誉加衔。

明朝对待西南少数民族同胞的办法跟以前几个朝代差不多:行省一级设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地方上则倚靠土官,比如宣慰使、宣抚使、土知府、土知县、土判官等等。土官们都是世袭,可以不接受朝廷的迁调,但其合法性则要由中央政府背书:赐给你印信和任命书,这才算数。土官也要承认自己接受中央政府管理,负责保卫边疆、缴纳赋税(地贫人少,象征性交一点)、进贡土特产(这个更重要,显示自己的态度嘛)、维持地方治安等等。在保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土司们有很大的自治权。

各个大小土司都有自己的武装,彼此之间为了争地盘、争水源、争媳妇,或者干脆就是看你不顺眼,总是打来打去。对此,朝廷则是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装聋作哑:反正死的都是你们这帮蛮夷,死绝了我还省心了呢。而地方官们,更时不时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大小相制才是管理的精髓。

这杨应龙也是倒霉催的,听说京师的大皇帝身边都是太监伺候,简直太高大上了!您想,为了自命华夏的高贵身份连祖宗都敢硬认,还有啥不敢做的?于是效仿“文明”世界,自己也要弄一帮太监出来!这下可捅了大篓子:太监只能圣天子和王爷们用,你一个黑不溜秋猴子样的土鳖也配?这叫僭越,大不敬!嗯,罪名还是有点轻,不够震撼——那就再往前推演一步:你这厮分明是要谋反啊!

这下事儿大了。

事儿大归大,也不是无法收拾:无外乎剿抚两策。

抚最简单,臭骂一通:“放着好日子不过你特么作死啊?自己撒泡尿照照你长那德行,你也配玩这个?信不信来十万大军把你家祖坟都刨了!滚,回去凑罚款,写个一万字的检讨书!”

剿呢,也不难。因为没费什么力气,地方官一声招呼,这货屁颠屁颠就自投罗网被抓了!这时候也别管他是不是真冤了,反正将错就错一刀把他砍死,再扶一个八辈子轮不到当家的远房亲戚做傀儡,新土官感恩戴德之下必然对朝廷言听计从,这地方又能太平几十年,是这个理吧?

可惜,如果这么顺利,就不叫大明了。

囚在牢里的杨应龙四处打点,重金之下,有高人给他指了条明路:倭国的丰臣秀吉寇犯朝险(错别字),咱那大皇帝的习惯你别说不知道哈,你可以申请戴罪立功啊……万历大皇帝头衔前面有个着名的定语,在历史上能这样称呼的仅此一份,曰:要钱不要脸的万历!一听这蛮夷要领军替自己打仗,不仅不要饷还自带干粮?二话没说,放人,去吧。朕看好你呦!

逃出生天的杨应龙才不会去呢:我觉得躲山里挺好,那疙瘩太冷!

等万历处理完东北,越想越气:你忽悠朕也就罢了,还一毛钱都没掏?这还了得,往后谁都想占朕的便宜了!给朕剿!于是,长话短说,把杨应龙给灭了。

灭了他以后,尸体运到京师挫骨扬灰,播州宣慰司改土归流:分成两个府,遵义和平越。看看这名字起得多有学问:给朕掏钱这就叫“义”,你要遵、不遵的话,哼哼,就给你平了——“越”地就是前车之鉴!

客观地说,改土归流这件事,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赢了面子丢了里子的败笔。当时的道路环境、生产力都极度低下,设了流官便要派出各级行政管理班子,还要驻军维持秩序。地瘠人稀,完全靠农业税为主要收入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要赔不少钱的。而且,千里做官只为财,哪个大老爷是省油的灯?故而层层盘剥之下,一直到清朝,西南叛乱不断……

但这事说起来好听啊:前朝未达之壮举,远迈汉唐!太厉害了,我的明!

其实此举带来的后果还远不是朝廷要多花点钱那么简单:旁边永宁宣府司的奢家、水西宣慰司的安家……可都在冷眼看着这里呢!别看平常这帮人相互打来打去没完没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是只有汉族人才懂。今天你这样处理杨家,明天会不会这样对待我们?

别琢磨了,给几位剧透一下吧:肯定会!

为啥?因为朝廷里的御史言官老爷们要立功啊!

总体来说,地方督抚们都不怎么想惹麻烦:本来好好的,吃饱了撑的捅马蜂窝干嘛?就算千辛万苦打下来,每天盯着穷山恶水呆有意思吗?兵事凶危,一个不留神,再把自己性命搭进去(事实上后来的奢安之乱确实死了很多高官),你们就不能消停点、不折腾难道会死么?!

呵呵,真的会。因为诱惑太大了——打下来,实现了改土归流,谁的主意?

咱的啊!

这叫啥?

“定策之功”!青史留名!

怎么打?

我呸!

你问我干嘛?找地方督抚啊!他们是地方官,负责处理一切,这等小事都管不好,朝廷白养他们了?找军头武夫啊!打不下来一定是这帮家伙贪生怕死!老爷我只负责振臂高呼:不打就是不爱大明!

督抚们声泪俱下地上奏分诉、言官们慷慨激昂地振臂高呼。您猜谁赢?

还用猜?当然是这帮家伙啊——他们“大义”满嘴,离圣天子和内阁又近,督抚们的一封折子还没到,他们已经连篇累牍几十份递上去了!

内阁也不会给你担这个责任。大帽子直接扣死人的道理都懂。这帮家伙能混到这位置,一个个精得比毛白透了的老狐狸还狡猾,谁也不会站出来做箭靶子和痰盂。

不过地方大员们也有自己的门道,并不是一味哭。他们都在各显神通地疏通:既然看着非打不可,那就请个最厉害的神仙助阵吧——给内阁的朋友带去银子的时候夹了小纸条:哥们,你明哲保身我理解,换我也这样。但……跟圣上说说,把忠勇无敌孙副帅调过来,这个忙你总得帮吧?

于是,时为副总兵的孙杰便奉令率部溯长江而上,刚刚走到重庆府,便接到了新的军令:暂缓南下,贵州宣慰司那里暂时还没啥异动,先把突然冒出来的巨寇张虎剿了,保护蜀王千岁!

【欢迎转,多谢推荐。】

热门小说推荐
我从天上来

我从天上来

我从天上来,落地桃花开他日飞升去,帝血溅仙台...

我在末世有个鱼塘

我在末世有个鱼塘

作品简介末日里,他们都叫我神农,我有些名气,爷爷给我留下一座山和一片鱼塘作为遗产,我在后山的血尸地里养血尸卖血灵芝,把血尸当做饲料在鱼塘养鲨鱼。我赚的盆满钵满不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在末世有个鱼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极品武后:惊世艳绝获君心

极品武后:惊世艳绝获君心

金喜国长公主上官夕颜因为不想继承皇位,来到大月国和亲,被册封为后由于她性子懒惰,闹出了很多的皇宫内的笑话片段一娘娘,请开门!圣旨到了可是回应公公的是细微的打鼾声片段二皇上,娘娘不在寝宫,她说她说今夜身体不适,请您前往其他宫安歇龙桌前的皇帝微微皱眉,抬眼问道那娘娘现在在做什么?娘娘她她此刻跟完颜皇在御花园喝酒大婚的第一晚,就这么对待朕?皇帝南宫玉顿时怒火三丈,堂堂一国皇后,竟然跟他国的皇帝跑去喝酒?那他这个正牌的夫婿何以自处?小说关键词极品武后惊世艳绝获君心无弹窗极品武后惊世艳绝获君心txt全集下载极品武后惊世艳绝获君心最新章节阅读...

来自大宋的鬼夫

来自大宋的鬼夫

我是你一千年前的夫君。来,把这蜡烛点上,我饿了!看着床边勾唇浅笑,面若皓月的古代男人,我觉得自己撞鬼了!对,没错,而且还是一只色鬼!洗澡的时候钻进我的浴缸,趁我不备偷偷吻我,还时不时的提醒我何时洞房!  阿月,再亲一个。转眼又被他壁咚在墙上,鬼掌一下子压住我的后脑勺,某处灼热,声音低沉别乱动,会出...

道门念经人

道门念经人

起点VIP20230425完结22676万字959万总推荐文案青暝天下灵气潮涨,万物异常生长,各种妖魔鬼怪邪祟随着天地大变纷纷醒来。仙灵观下镇压的一尊大妖蠢蠢欲动即将破土而出。身为观主的张闻风还在为一日三餐填饱没有油水的肚子上下忙活。耕田的黑毛驴暗戳戳骂人驴日的,这日子没法过啦!纸人压床驴说话,红绣鞋儿鬼打墙。银子长脚牛挡道,狐有九命兔子窝。棺材铺子水走蛟,一串念珠荷花酒。梦中丢魂傀儡舞,雷击桃木剑斩邪。张闻风发现,他念诵前世记住的道祖经文,能够演化出一门门道化自然的神通法术。这是一个听江湖轶事长大野蛮生长的道门驴子受教化的故事。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斩妖除魔诛邪修仙路,不能退缩,不能畏惧,不能回头,佩剑前行,请善自珍重!...

元末轶事

元末轶事

作品简介元代末年,天下大乱。反元的红巾军揭竿而起,遍布全国各地。元廷在寻常军队无法抵御的情况下,权臣扩廓帖木儿便欲利用女儿对武林盟主的感情,来达到借武林门派高手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元末轶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