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二章 巡视一(第1页)

上半年快要过去,赵家的各项事务,赵博安已经基本梳理好,它最近准备巡视一遍赵家领地,看看有什么疏漏。王安说的还是有道理,等夯实完赵家根基,他就会腾出精力,应付山外的事情。

冀氏乡坞堡内住的大部分是家丁和部曲,还有迁来的十户兰家族人。

这天他让赵远拿了瓶酒和一些熟肉,随他出门,来到刘三郎家,这是第一个因伤退役的家丁。

赵远上去叫门,刘三郎开门看到是赵博安,忙把他迎了进去。

“娘,快出来,坞主来了,你们几个快来拜见。”

院内还有三人,正在树荫下坐着,听到声音马上过来见礼,屋内也出来一个老妇人。

老妇人急忙说道:“坞主,您快坐,我这就去准备酒菜。”

“老人家,不用麻烦,我就是来看看,赵远,你把酒肉放到厨房。”

赵远随老妇人去厨房,一会就把酒肉端了出来。

刘三郎要把他让到屋里,赵博安看了一下院子,说道:“天热,不进屋了,我看你们坐的地方凉快,就在外边吧。”

等他坐下,对旁边站着的三人问道:“刘小狗,李大壮,张福文,你们怎么也在?”

张福文答道:“坞主,我们原来在同一伍,后来又被选做家丁,经常来往,今天是来看看三郎。”

“都坐吧,我来也是看看,刘三郎,伤还要紧吗?”

“坞主,已经不打紧了,就是左手没多大力气,平常干活没问题。”

“那就好,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刘三郎忙摆手道:“没有,没有,现在一切都很好,就是不能上战场有点可惜。”

刘小狗接话道:“是有点可惜,打仗多痛快,杀那些胡人,就如砍瓜切菜一般。”说完还拿手做劈砍状。

赵博安转移话题道:“家里几口人?都做什么呢?”

他今天是来了解他们的具体生活。

“四口人,两个姐姐早已嫁人,我爹去赵家堡做工,娘在家织布,四郎去放牛了。”

“还没成家?”

“快了,秋后马上成亲。”

刘小狗插话道:“坞主,三郎娶的是大壮的妹妹,今天来也是商量彩礼的。”

赵博安点点头:“很好,到时我让人送份贺礼。一年的收成,够吃喝吗?”

“够,自从给我们分了地,又有人教怎么种,生活就好多了,特别是我当家丁以后,去年还存了不少粮食,就是大家穷怪了,没敢大吃大喝。”

“你们几个也是这样吗?”

几人纷纷赞同,刘三郎说道:“家丁生活一般都很好,听说我退出家丁后,不少人问我,怎么才能加入家丁。”

“缺口会从部曲中选,今天我来也是想听听大家有什么困难,你们平时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都可以说说。”

众人沉默了一会,刘小狗迟疑的看着赵博安,说道:“坞主,我说的不对,你别生气啊,家丁现在都有牛,五十亩地就显的有点少,其实大家想多种点。”又赶忙加了一句:“多种的地,我们会交租的。”

这是个敏感话题,毕竟家丁都免租,想多种地,其实是侵犯了赵家的利益。

沁水河谷的平地,其实并不多,从赵家堡到冀氏乡,河边平地基本都开垦出来了,再想就近垦荒,就是一些坡地,一个是垦荒成本大,另一个产量也不高。而想要近水良田,就要移民,建设新村。

赵家堡到兰村之间,可以建设几个村子,旧村堡和赵家堡之间,还可以新建一个村子,冀氏乡往南也能新建两个村子,这些都是赵博安为将来准备的。按现在人口的增长,十年之内就可以填满。

现在不光家丁,部曲也有耕牛,如果每户再多分一点,这点储备土地几年就能用完,到那时如果赵家不出山,那就要向北扩张,或者开垦坡地了。

赵博安向眼前几人说道:“现在冀氏乡附近,哪还有好地,除非移民,要不然就是坡地了。”

刘小狗马上说道:“坞主,如果把河堤修好,河边的洼地就能种了。”

看来他们早有想法,洼地确实有,但赵博安以前没往这方面考虑,是因为他想通过移民,先把容易开垦的地种完,等人力物力更充足了,回头再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修堤可是个大工程,也不是当务之急。

“这个事需要的钱粮不少,我要考虑一下,还有什么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