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章 桓温(第1页)

良马寨来了一位上党郡府官员,代表上党太守,向赵家抛来了橄榄枝,只要投靠燕国,赵博安马上就是屯留县令,并且会有爵位的赏赐。

这是看上了赵家的强横战力,与冯家的冲突,已经导致上党失去近千人的青壮。

燕国这艘破船,赵博安是不会上的。他婉言谢绝了太守的提议,直言赵家只想保境安民,不会骚扰上党,在这名官员临走时,还送了几匹好马。

为防将来的口实,要赶紧向韦谦汇报,燕国官员到访的事情。

回到县里,就听说陕城被攻破,持续一年多的叛乱彻底结束。既然叛乱结束,赵家又可以往外贩卖生铁了,他连忙派人回去,传令三叔招募青壮两百人,开始挖矿和炼铁。

在县衙书房,韦谦听完赵家和冯家的冲突经过,不置可否。

他问道:“上党这么大动静,燕国官府没有居中调停,反而亲自下场,劫掠了冯家?”

赵博安点点头:“前几天上党郡府还派人进山,想招降赵家。”

“什么条件?”

“屯留县令。”

“怎么没答应?嫌官小?”

“那倒不是,燕国现在施政混乱,纲纪全无,不用几年,恐怕就会崩溃,赵家自然不会站到失败一方。”

韦谦赞赏的说道:“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见识,以后和上党的势力继续保持联系。”

“是。”

等赵博安离开,韦谦心想这是个人才,而且赵家的实力也不弱。

县衙西厅,就是赵县尉办事的地方,赵贤在帮他处理日常事务。

“最近还顺利吧?”

“临近年底,没什么事,就是士曹事情多些,要按照郡府和县里的要求,打造各式器物。”

“赵家的三个士子呢?”

“您不在,我只能把他们安排到兵曹,处理些琐事。”

“问问他们谁想学律法,我把他安排到法曹,赵家人口变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好。”

赵博安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还没问你,那个高琳怎么样?”

赵贤迟疑了一下,说道:“她同意了,明年三月成亲。”

“怎么?你不满意?”

“那倒不是,就是听说宗主向她提过亲。”

“这事是阿母操办的,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用顾虑。”

离年底没多长时间,赵博安打算就在城里待着,处理一下士曹的事情。

士曹管理的是城里的匠户,他们是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包括铁匠、金匠、织户等等,在官府作坊劳作,相当于赵家的匠作营,只是服务对象和待遇不同而已。

秦国实行的户籍制度,其实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人力。

各种户口大概是按功能划分的,最多的就是普通编户,大部分是汉人,他们要按时缴纳赋税和服徭役。

再次就是兵户,比如秦国几乎所有氐人都是兵户,这些氐人士兵是中央禁军,地方上的兵户,大部分是其他各族胡人充当,他们是地方军。赵博安的家丁编入县兵,只是他中饱私囊,不算兵户。

营户是被军队掳掠来的人口,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杂户是为官府服务的人口,这两种人地位比普通人要低一等,生产所得大部分要上交军队和官府。

最惨的是隶户,他们是一群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大致就是这么划分,当然里面还可以细分。

在官府作坊里观察了几天,赵博安现人力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匠户待遇也一般。因此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赵家的生铁拉到这里,加工成农具,再贩卖到周边,赵家和匠户都能得利。

在县城待到年底,然后他返回了赵家堡,在家宴上终于见到二郎的正妻,是一位充满书卷气的女郎,倒是一对良配。

正日前赵家很忙碌,要准备很多东西,直到祭祖完成,他才找来二郎和三郎。

“二郎,你现在成家了,我和阿父早已商量好,过一段时间,你去兰村先适应几个月,然后就全面接手。”

“赵振叔呢?”

“到时我派他到冀氏乡接替王鉴,我不在时,王鉴会帮我处理日常事务。”

“好!”

二郎成亲以后,变的稳重不少,开始像个大人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