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小沈先生(第1页)

在楼下巡视一圈,沈白君回到二楼。

楼梯左手边是食堂,右手边区域是她办公和休息的地方。

沈白君先去洗手,随后推开房间里侧的门。

这个房间正中心位置摆着一张古朴的案桌,桌上供奉有牌位和香炉。

案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像,是位满头银的道长,他身上所穿道袍和沈白君的一模一样,而他正是沈家的祖师爷。

自古就有“医道”不分家的说法,沈家祖传的医术就来源于道教。

医馆之所以每年端午节义诊一天,因为今天是祖师爷的生日,这个规矩已经传承三百多年。

沈白君点燃三炷香,插进香炉,接着往后退了几步,恭敬地行礼。

这套礼仪在道教中称为“一礼三叩”,对于普通人而言较为繁复,而沈白君每一个动作都做得相当标准。

这种仪式无关迷信,是后人对祖师爷的尊敬,同时也是提醒自己不忘行医的初衷。

她和爷爷一样喜欢道教文化,以前经常跟着爷爷去参加道协的交流活动,偶尔还会去道观住上几天。

拜完祖师爷,沈白君去楼下工作。

她在专属位置坐下,将宽大的袖袍往上卷几圈,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腕,之后将脉枕拿过来,放到面前。

她右手边位置摆着砚台和毛笔,以及一叠空白的方笺。

这也是沈氏医馆的特色之一,所有大夫都使用毛笔书写处方。

在传承中医传统文化方面,沈家做得非常好,从医馆的布局摆设,再到看病流程,处处都遵循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而且,医馆所有大夫和学徒又都穿着道袍,束道士髻。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容易产生穿越到古代的错觉。

做好准备工作,沈白君抬头看向门口负责号牌的学徒。

对方收到指令,领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来到沈白君面前。

老奶奶在椅子上坐好,将手里刻有数字的木牌递给沈白君,开始描述自己的病症:“小沈先生,我这几天胃有点不舒服。。。。。。”

沈白君微微点下头。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尊称老师和医生为先生,医馆这些老主顾们为了好区分,习惯称呼她“小沈先生”。

沈白君问诊时耐心细致,对待年纪大的病人,反复叮嘱好多次也不觉得厌烦。

后面排队等她看病的还有二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

他们可以说是看着沈白君长大的,非常信任她的医术。

另外,还有一些是慕名而来的外地病人。

沈白君以前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来医馆坐诊,要想找她看病,必须提前几周预约。

去年她刚研究生毕业,爷爷就把医馆交给她。

爷爷退休后,她成为医馆资历最老的一位大夫,同时还是沈家祖传医术唯一的嫡系传承人,来找她看病的人自然比以前更多。

---

距离申城三百多公里的桃源市,程青羽正在书房整理从京城托运回来的书画。

她家这套老宅子是五进的四合院,非常气派。

程青羽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八岁那年家里生重大变故,她跟随奶奶迁居京城,这一走就是十年。

老房子多年没住人,屋顶有部分瓦片损坏,而且里面实施也比较老旧,前年奶奶托亲戚修缮房子时,顺便把所有房间都重新装修。

装修好放置一年,刚好能入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