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契家庄(第1页)

郭英虽说是老朱最为信任的宿卫,虽说是老朱钦定的亲戚家,但是郭英明白,太孙出行他就是负责太孙出行事宜,保证太孙安全的,至于太孙去哪里,只要不是太离谱,他也不会拿出一直捏在手里的皇帝密旨。

接到通知以后,郭英先是派人前去契家村排查对接,接着就开始对于具体的路线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毕竟是在西京范围之内,随着商业的展,契家村附近也热闹了起来,在这几年的重点展之下,道路情况也是十分良好,郭英的安排十分顺利。

第二日,小朱的车驾准时出,第一站则是不出郭英所料的停在了附近的集镇之上。

对此郭英早已有了部署,集镇在总体上是处于亲卫控制之中的。

小朱问着一旁随驾的县官“这个集镇平时有多少人?”

县令被问的颇为为难,不得不用余光瞟向了布政使,在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后还是略显不安的回道“下官该死,回殿下,平时的人是今日的5,6倍,只是……只是今日特殊,因此只留下了身家绝对清白之人。”

对此小朱倒是没有意外,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小心无大错。

对于这种事情小朱也不会责怪下面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自己也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作秀。

接着小朱又问道“县内这样的集镇有多少?规模最大的如何?”

县令见太孙确实没有责怪,总算松了一口气,这回稍显自如的回道“殿下,全县有这样大大小小的集镇二十三处,最热闹的一块平时有上千人往来,腊八那几天有万余人。集镇中不但有本地人,也有南来北往的行商,甚至还有不少四夷之人来此感受天朝气象。现在全县长期定居的四夷之人也已过百。”

“平日管理这些人如何?”

“回殿下,这些人大体上还是安分的,只是有些人相互之间有仇恨,也生过一些口角,甚至是斗殴,根据情节轻重做出了相应的惩处。”

“虽说四夷之人也能充实人口,展生产,但是其中的尺度你们要小心把握,特别是宗教问题一定要重视,处理四夷之人的宗教矛盾一定要慎之又慎,同时一定要注意那些所谓的传教士,对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掌控得当。”

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一个小摊前面,小朱看到摊位上摆放着一些工艺品,也是猎奇之心大起,让李进忠买了不少小玩样。

看完了集镇以后,一行人又重新启程赶往契家庄。

村中的老人们这会已经等了一些时间,在视线尽头终于看到了太孙的车驾,大家也打起了精神。

虽说大多数村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光从排场他们就明白他们契家村来了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契苾何力一脉在唐朝显赫一时,但是距今已有数百年时间,很多人也只是听着上一辈人说起先祖的故事,他们仅仅只是遵照先祖遗训做好本分。

小朱也知道,这些人虽说有个厉害的祖宗,但是本质上还是当地村民,因此在礼法上没有过分讲究,一番简单的见礼以后就让村中老者在前带路。

小朱边走边问“村中有多少户人家?”

一领头的老者答道“回大人,村里有一百二十几户人家,约莫6oo来人。我等世世代代于此处繁衍生息,且老祖有祖训,我等后辈需要守护好乾陵,其余之事我等安分守己即可。”

小朱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小朱知道,八旗入关的时候,这些人就恪守祖训,坚决抵抗八旗,最终守好了乾陵。

小朱说道“村中可有青壮愿意报国?”

老者略显告罪道“启禀大人村中也有年轻人在县里、乡里当差,只是祖训在此我等不敢违背,不得离乡。”

小朱也不生气,而是解释道“是孤没把话说清楚,这里有汉唐的帝陵,朝廷理应看护,孤打算让契家庄之人世袭乾陵的守陵百户和祭祀官,不知汝等可否愿意。”

几个老者闻言都激动地跪了下来,在地上重重的磕头“多谢大人天恩,契家庄上下感谢朝廷天恩,感谢大人。”

小朱让人将这些人扶起,接着问道“孤看村中的青壮各个身强力壮,不知可否有人愿意从军?汝等先辈契苾何力也是唐时名将,战功赫赫,汝等当效仿先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小朱先前已经给了太多了,老者也明白做人不能不识好歹,现在得了世袭的百户官和祭祀官,也算是遵从了先祖守陵的祖训,因此说道“不瞒大人,其实村中不少年轻人也都想走出去看看的。老朽年轻的时候也想着出去看看,只是后来慢慢长大,娶妻生子才断了这个念头。现今大人如此厚待契家庄,契家庄上下当为朝廷效力。大人不妨去大堂落座片刻,老朽等去召集一些年轻人过来。”

小朱同意以后,那几人也就各自散去,这会没了外人,一旁的郭英说道“殿下,老臣刚刚看了村里巡逻的年轻人,都是长期的练家子,手里绝对是有功夫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