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二章 朝贡改革(第1页)

想到了受苦受难中的各位叔叔(兄弟),小朱补充道“俺觉得俺们天家也不能只学儒学,应该也有武略的培养。虽说天下总体上太平了,但是有些地方也免不了有些匪盗或是其他。”

老朱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前几日你去了大本堂,怕是那帮不成器的和你说了些什么吧。”

小朱也不否认“皇祖父,圣人都说因材施教,而且以后大明不一样了,不说边塞要有塞王,高丽、倭国这些地方以后可能也得有大明宗室镇守,要是以后的宗室不懂武略,俺们怕是无人可用。”

朱标也赞同道“父皇,儿臣也觉得允熥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和讲武堂一起议了这件事。”

老朱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就说道“也好,有些人不喜欢读书,俺也没啥办法,要是能学点统兵打仗的本事也好。不求他们像老二、老三、老四一样,但至少也能为俺们大明出力。”

就这样,数日过去。

孔乙己已经成了新的衍圣公,老朱也重新规定了衍圣公世系以南宗为主系重新计算,并追封了南宗数人。

孔乙己则是上疏说是洪武皇帝拯救儒家,更是拯救孔府,对天下儒学更有再造之恩。

他恐孔家德不配位,不敢恬居文臣之,请皇帝参考宋例。

表示孔府当奉先圣教诲,尊天子为天下儒学领袖,孔府主要职责是奉祀孔圣。

洪武皇帝自是一番嘉奖,最后折中定衍圣公为正二品。

孔圣竹简的事情,虽然孔乙己一口咬定,但是朝中不少大臣的质疑声一直没有停过。

朝中也隐隐分为了两派,两边各执一词。

当然这事情和武勋就没关系了,他们甚至觉得那孔府既然灭了,又何必重新立个衍圣公。

皇帝也没有对此表态。

这几日

皇帝下令在应天建孔圣纪念馆,大臣们自然是高兴,觉得这种时候皇帝帮孔圣扬名,是向世人强调了儒家的地位,一扫共济会的阴霾是天下大幸。

皇帝命欧阳伦为山东学政,大臣们更是奔走相告,只觉得奸臣离朝当弹冠相庆。

应天城外

老朱和朱标正在好奇的参观着小朱用水泥、红砖、五孔板弄出来的二层房子。

“允熥,这就是你这两年让马永成那个奴才倒腾的东西?”

“是的,祖父可否满意,用此法造房子更快更便宜。”

老朱还在不断地看着这个房子的每一个角落,突然问道“允熥你说这个房子的柱子也是用水泥石子浇筑的,俺在想,俺们的城池能不能也这么修。”

小朱回道“祖父,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修城墙最好在中间加入大量的铁条,这样城墙能够更加坚固。而且这东西造墙不用糯米”

老朱闻言十分高兴“好,到时候和以前的石墙比比看。要是可行的话,省下来的粮食又能养活不少百姓。”

“祖父不止如此,这东西还能用来修桥造路,现在刚刚弄出来这东西,马永成还在改进配方,并且试验各种新的应用。”

虽然小朱知道很多用法,但是除了加入钢筋增强强度这一点小朱也不愿意说太多了。小朱自认为对古代的施工不是很了解,给个建议,然后让他顺其自然的展就好了。

老朱看到了新奇的东西,而且听说这东西还有这么多用法,自然很是开心,对于下面人则是一通奖赏。

当然主要这事情是孙儿主导的。要是老朱自己做的。肯定没有那么多赏赐。

回到武英殿以后朱标问道“允熥,你是说后面四夷使团来了就住在指定的区域,是有何打算?”

“爹爹孩儿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