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进城一(第1页)

瑞雪列好了要添置的家用单子,放下纸笔,扭头见他盯着自己呆,还以为脸上沾了墨汁,伸手用帕子抹了又抹,赵丰年醒过神来,尴尬的清咳两声,问道,“写完了。”

瑞雪应了一声,突然想起一件最重要的东西,连忙问道,“掌柜的,咱们这里有石膏卖吗?”

“石膏?”赵丰年拧眉细思片刻,最终还是在瑞雪万般期待中摇了摇头,看着那双大眼睛里瞬间溢满失望,他心头不由得就是一紧,出口就说道,“你说说这石膏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两地称呼不同。”

“对啊,”瑞雪重新振奋起来,把记忆里石膏的样子,细细说了一遍,赵丰年恍然大悟,“你说的应该是细理石,医理上讲,细理石入药可以解肌清热,除烦止渴,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对,对,我说的那石膏也是可以治病的,原来在咱们这里叫做细理石啊。那这细理石哪里有卖的?如果买不到,我这豆腐也做不成了。”

“城中药铺就有,三文钱一两。”

“太好了,掌柜的,你就我是的大救星啊,等豆腐做出来了,我一定整治几个好菜给你尝尝。”瑞雪听得最大的问题解决了,欢喜的执笔在纸上又添了细理石三字。

赵丰年原本还想提醒她,把自称改成奴家,可是一见她从脖子上摘下一块玉佩,按在纸上细细描画上面的图案,就把这事扔在脑后了,开口问道,“你这是作什么?”

瑞雪正懊恼这毛笔不如铅笔好用,听得他问,就随口答道,“啊,我要把这玉佩当了做本钱,添置用具,现在把图样画下来权当留个纪念。”

赵丰年立刻竖起了眉毛,想要阻拦说别当了,可是他当初流落时也是身无长物,半点儿值钱物件都没带,当然如果他联系到原来的属下,或者回去那家里,多少银子都拿得出来,可是,他此时还不想,也不能回去…

瑞雪好不容易把那图案描了下来,长出一口气,举起玉佩递到赵丰年面前,笑道,“掌柜的,你帮我看看这玉佩值多少银子,我没当过东西,别让人家当冤大头骗了。”

赵丰年垂下眼帘,掩下眸中的复杂之色,对着油灯,细细观瞧片刻,却抬头问道,“这玉佩你在哪里得来的?”

瑞雪一时找不到好借口,如果说实话是别的男子送的,难免会有一番口舌,就笑道,“我也想不起来了,张嫂子说是帮我换衣服时看见藏在我身上的。”说完顿了顿,又玩笑般接了一句,“也许是我从主家偷出来的。”

赵丰年见她这般敷衍口气,猜到她不愿意说,心里就觉有些不是滋味,随手扔到桌子上,淡淡撇下一句,“三百两。”就起身回了床上。

瑞雪原本以为一百两顶天了,没想到赵丰年却给了这么高的价码,乐得她拿起玉佩左看右看,惊喜说道,“啊,这东西这么值钱啊,如果真值三百两银,那当铺一定会压价只给几十两,我到时可要好好砍价,怎么也要当回二百两银。”

创业资金有了着落,瑞雪放了心,喜滋滋的收了笔墨纸砚,又小心的把玉佩挂回脖子上,打水,伺候着赵丰年洗了脚,自己也洗漱干净就安歇了。

赵丰年借着窗外映进来的月光,双眸淡淡扫过身旁女子的眉眼,听着她浅浅悠长的呼吸声,轻轻叹了口气,合上了眼睛…

第二日一早起来,两人喝了两碗包谷粥,赵丰年就抱了装着笔墨纸砚的匣子去了祠堂,那里是村中众人决议大事的地方,有间很宽敞的空屋,平日里就收拾出来做了学堂,他每日的上午都要教学童们读一个时辰的书,再练一个时辰的字。

瑞雪送了他出门,拾掇好了灶间,就搬了装糙米的坛子,坐在桂花树下,挑拣里面的稻壳,不时伸头往院外看看,有心想去隔壁问问豆子打好了没,又怕人家多心。

好不容易盼到接近晌午时,终于见到张大河用独轮车推了两只袋子过来。瑞雪欢喜的连忙迎上去,笑道,“张大哥真是辛苦你了。”

张大河擦擦头上的汗珠儿,憨憨一笑,“赵娘子不用客套,这麻袋里装的是土豆,你嫂子说留给你平日做菜,这小袋子里是牛豆,家里还有许多,你如果不够用,只管再去拿。”

瑞雪笑着应下了,因为赵丰年不在家,也不好多留他,等他把袋子搬去灶间,就送了他出门,然后转身一遛烟的跑回去,打开小袋子的袋口,捧着一把圆溜溜的大豆,就开始傻笑,这可是能让她家致富的金豆子啊。

等以后有了银子,就盖一座独门独院的房子,后边住人,前边做作坊,请上三五个女工,自己做地主婆…

赵丰年下课回来,见屋里没人,拐去灶间,就见她这副傻笑模样,心里忍不住好奇这牛斗到底能做出什么好吃食来,惹得这女子如此欢喜,可惜,开口时却换另外一句不相干的话,“我饿了。”

瑞雪回神,跳起来笑道,“掌柜的回来了,我光顾高兴,都忘了做饭了,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做,咱们今日吃些好的吧。”

说着话,就麻利的开始刷锅添柴,赵丰年摇摇头,回屋脱了外衫,自己动手打水,拧了布巾擦脸洗手。

瑞雪是个急脾气,做事也麻利,不到两刻钟,饭菜就做好了,新蒸的糙米饭,嫩绿的小葱炒了金黄色的鸡蛋,还有一盘醋溜土豆丝。

夫妻两人一起坐在桌边,吃着婚后最丰盛的一顿饭菜,偶尔说上几句闲话,一时间倒也和乐融融。

瑞雪好不容易又熬了两日,估摸着张嫂子的活计也应该忙完了,就上门去小坐了一会儿,邀她一起进城采买。

正好刚刚收了地,农家的秋祭也要开始准备了,今年又是难得的丰收年,祭品还要比往年丰盛一些,所以,张嫂子也正准备进城,一听她邀请,当即欢喜应下。

因为城中离此尚有二十里,步行要将近大半个时辰,所以,她们第二日一早天色微亮就出了。

早晨清亮的阳光从树林间稀疏的缝隙里照在土路上,极淡的白色雾气弥漫,恍然好似仙境一般,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可惜,瑞雪却无暇欣赏这些,前世,家里最穷困时她也有自行车代步,后来办了场子,更是买了汽车,何时走过这么远的路啊,而且这副身体的脚似乎也不是个能吃苦的,才走出不过十里就酸疼难忍。

张嫂看着她的样子好笑,拉了她在路边寻了一块大青石歇息,“妹子,你原来虽说是做得丫鬟,可也一定没吃过苦头,才走了这么远,你就累了。”

瑞雪苦笑,“让嫂子见笑了,以后嫂子有银子就买辆马车,妹子再进城就跟你沾光,也不挨这累了。”

张嫂子摇头摆手,“那马车要几十两银呢,咱农家人可不敢想。”

“将来等大壮中了举做了官,别说马车,恐怕是八抬大轿嫂子都嫌晕不爱坐。”瑞雪这句打趣的话,可是说到了张嫂子心坎里,有几个当娘的不盼望孩子有出息,她立刻就笑得脸上开了花一般,“借妹子吉言,大壮将来出息了,一定不会忘记你和赵先生的教导之恩。”

“不过就是教他几个字,哪称得上教导。”瑞雪不肯居功。

两人闲话一会儿,就重新上了路,又走了三四里上了官道,正遇一辆牛车远远行来,张嫂子上前拦下说了两句好话,那赶车的老汉就让她们上了车,两刻钟后,终于远远见到了那凌风城的影子。

张嫂子也没有出过什么远门,一年中难得进次城,就觉这灵风城已经是天下最巍峨的城池,可是瑞雪前世见过的高楼大厦不知有多少,所以就不觉这三丈的城墙有多高,反倒是觉得那城墙上塔楼檐角雕刻的兽头很是古朴大气,仿似有种看尽世事的苍凉。

城门处两扇半尺厚的乌木大门敞开着,十几个穿着灰色衣衫的兵卒半靠在门边说笑,半点儿都没有个勇武的样子,显然,这武国太平盛世已久,上行下效,都没有了什么危机观念。

瑞雪坐在车里略微压低了头,虽然她如今穿的破旧,但是她在水盆里仔细看过脸孔模样,还算是美女一个,谁知道会不会有哪个兵卒突然了色心,上前盘查借机吃些豆腐,还是低调少惹事的好。

平安无事进了城,张嫂子谢了那老汉,带着瑞雪下了车,瑞雪因为要去当铺当玉佩,不好让张嫂子知道,于是就开口说自己去逛,约好午时在城门边碰面,然后再一起回去。

张嫂子也不是那看不出眼色的,笑着嘱咐她不要走丢了,就真个儿拐过了街口不见了。

瑞雪拦了个看着面相和善的路人,询问城中最公道的当铺,那人也是个好心的,不但细细告诉了她名字、地点,甚至还领了她到那一条街口,瑞雪感激道谢,寻到那当铺门前细看。(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洪荒之瘟疫漫天

洪荒之瘟疫漫天

作品简介死于瘟疫,生于瘟疫,一生与瘟疫为伴。原本,以为凭借后世记忆,赚取功德,想要摆脱封神大劫,并不是什么难事,却现功德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无上至宝,可对于他来说,...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摩诃寺的金刚不坏天下无双,真武门的仙界玉旨言出法随。这个时代热闹喧嚣。楚千秋刚穿越,就被六扇门抓捕归案。而他的依仗只有一个平平无奇的金手指。系统,给我重启。穿梭在循环...

婆婆媳妇大姑子

婆婆媳妇大姑子

简介关于婆婆媳妇大姑子漂亮女孩田静在家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怎料谈了一个对像唐磊却被准婆婆嫌弃没有正式工作。二人曾是校园恋,情比金坚,不管母亲和大姑姐如何费劲心机,二人终于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许多年后,田静回过头来,才现,在人生中,是不是铁饭碗并不重要。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强,一直保持一颗本心。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差...

重生在七零年代

重生在七零年代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超级修真特种兵

超级修真特种兵

Rn都市修真爽文!郑重向大家求月票了,满十张加一更!他是华夏某特种作战大队兵王中的兵王他还是八零后的御医他更是华夏修真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一次军事演习,他误入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意外获得一枚龙蛋,机缘巧合之下,孵化了这枚龙蛋,也因此他得到了龙的传承,背负振兴龙族的使命和一个足以让诸天万界动摇的秘密。会医术,善格斗,懂气功,为了找寻师傅,为了给周围的至亲谋得一个未来,唐龙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欢迎加群讨论2445o8144需提供VIp订阅截图),期待您的加入!小说关键词级修真特种兵无弹窗级修真特种兵txt全集下载级修真特种兵最新章节阅读...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