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往事(第1页)

显庆四年,七月,黔州。

天将破晓,破旧三进院子的西跨院里一声嘹亮的啼哭,让所有的人心放了下来。

“恭喜老爷,是位小少爷!”蒋婆子一脸笑容的进到正房。

“哦弥陀佛,祖先保佑!”夫人合十而拜,手里的帕子一个晚上已经皱得不成样子了。“你去阿泽那里看着,现在人手不够,别出了岔子。”

蒋婆子应了声,忙又下去了。

“老爷,这也算是一路上到这里后第一件喜事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望着外面的天色,却是有些心不在焉。

离京二十余日即有人递来消息,许敬宗在皇帝的授意下,又开始翻查自己的案子,已足有月许。但长安没有后续的消息递来,实不知事态展如何了。

本已盖棺定论的事,又泛起波澜,他心中惴惴不安。瞧不清是他那好外甥,还是那个狼子野心的女人布的局。

七月的天气,午后实是闷热难耐。

管家孙炳正在回报日常事务。

一大家子安顿下来才一周,大伙挤在这个三进院落,各种琐事,鸡飞狗跳,他是忙的脚不沾地。

流放途中为着官差能行个方便,银钱如流水,又置了宅子,现今颇有些捉襟见肘,可换季衣裳,月钱都拖不得了。

孙炳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时看向书房内一直没说话的长孙泽,盼着十一爷能帮着说几句。平日里老爷最宠的就是这位十一爷。

长孙无忌一直没说话,书房里就这么静悄悄的。

孙炳觉得更热了,脑门上的汗滴滴嗒嗒,他也不敢擦一下。老爷从出事开始时越的脾气难测,越需要小心伺候着。

门口的小厮赵五探头探脑的,被长孙无忌看到,喝问,“何事?”

赵五进屋,手上托着个锦囊,“门口送进来的。说是长安县的潞老爷托人带过来,带信人放下信就走了。”

长孙无忌接过打开,里面是大相国寺的一只签:衰木逢春少,孤舟遇大风,动身无所托,百事不亨通。

“你们都下去吧。”长孙无忌颓然的坐在椅子里,浑身的力气仿佛都随着出去的人泄了下去。

一直枯坐到掌灯,长孙无忌才仿佛活了过来,从墙角的书箱中取出一个黄铜匣子,打开匣子,倒出匣中的玉佩,在盒底摸索一会儿,咔嚓,盒盖裂开,里面有一枚青铜印,他取入手中,昏花老眼瞬间湿润,“先帝。。。。。。”

沉吟半晌,他出声命小厮去唤孙炳。及至孙炳到书房,他又轻声反复交代了几次,孙炳出门,他复又把青铜印放入匣中。

孙炳出了门,直奔城门附近的公告栏,附近无人,只有缩在城门洞下打盹的几个老兵。

他在左下角按照老爷的交代划上他看不懂的几个符号,划好又默默的检查了一下,又看了下四周,见无人注意,才又悄悄地离开。

是夜,长孙无忌一直在书房,没有掌灯,月光洒落在书案前,他在黑暗中静静的想着事。二更刚过,一阵风从窗口拂过。

“赵国公”,一道黑影隐没在窗后,伸出一手。

“飒露紫”,长孙无忌稳了稳心神,递上了青铜印,“早已没有什么赵国公了。”

黑影接过,扣入手中一物,摩挲几息,走近。此时借着月光才看清此人一身黑衣,脸上覆一青铜面具,森森可怖。

“当日大家所允之事是否仍可?”

“是,只可保一人”

“请带走老夫的孙子,此子未上家谱。”

“可。”黑影转身。

长孙无忌跌坐在椅子上,他能为老十一做的就这点了。十一的母亲窦氏是他最宠爱的,十一也是他最喜欢的,不爱习文偏爱习武,也由着他,除了爵位不能给,总想着能荫蔽他一世。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