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百一十八章 俸禄(第1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俸禄

关盛云在事实上完全控制了鄂北三府,不用说,这三个府的银粮,湖广三司乃至朝廷都不要想了。不止如此,就连湖广每年要给朝廷上缴的漕银漕米也少了一半——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些同样大都进了关盛云的腰包。说是“大都”,因为上至湖广巡抚寇士毅(字智冶),下至谷城知县蒋仲刚,每一位大明的官员都要从中扣下一点点。

这是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嘛。这种“规矩”的力量之大,连关盛云都奈何不得。起初,关盛云当然不干,吹胡子瞪眼地威胁要去显陵献皇帝*那里“分诉”,然后再带兵去武昌找寇抚台“讲道理”!这声势把莫秋水甘志海等一干人吓得当场跪了一地。不过幸好,没等关大帅进一步作,罗咏昊及时出面拦住了。罗咏昊对各位大人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感谢,而且明确表示,他对这个数目很满意,以后就按这个标准执行便好——甚至,若有什么意外或天不作美,再少个半成,嗯,只要别过一成,都是可以接受的。

等罗咏昊送走了众官回来,关盛云犹自忿忿不平:“军师您太好说话,这帮狗官竟敢欺负到关某头上,不给他们一些颜色,还以为关某是吃素的!”

罗咏昊当然知道关盛云为什么如此生气——之所以走到今天,究其根本,还不是因为文官们克扣了关帅(当年叫卢四象)义父卢勇的粮饷太甚?不过,罗咏昊也完全理解官员们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大帅,有了三府的钱粮,咱们养这些儿郎,只要手底下省着些,已差不多够了、再加上湖广的钱米,咱们已是绰绰有余。”

关盛云没好气道:“俺没说不够,这是两回事!俺就是气不过这帮不知死的狗官竟敢克扣到关某头上!”

罗咏昊微微一笑:“大帅,他们也是实在迫不得已,否则,绝不敢打咱们的主意。咱们确实可以想多少便找他们要多少,他们也绝对不敢不给……不过,那样的话,咱们的太平日子却不会太久。”

关盛云一怔:“军师此话怎讲?”

罗咏昊解释道:“大帅,我朝官员俸禄之低您是知道的,咱们拿蒋知县做个例子吧。知县的薪俸在七石五斗上下,也并不是全部粮食,一部分是米麦,还有一部分是实物,绸缎布匹、胡椒、苏木什么的都有。大部分时候米麦也就占两三成,其他都是实物或钞。也就是说,朝廷给蒋知县的是‘可以折算成总共七石五斗米麦的东西’。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的是实物,那究竟是按照什么价格折算呢?”

关盛云略来了些兴致,接口道:“对啊!同一件东西各个地方价格可能差的很大啊!别的不说,比如盐巴。不瞒军师说,关某以前曾替义父倒卖过些军盐,大概三四分银一斤。而湖广这里,每斤竟才一分银上下。”

罗咏昊道:“没错。不过,朝廷才不管什么各地方的价格差异,户部想怎样折便怎样折!不止如此,朝廷也不会管你派人去取这些物什往返路上的花费饮食、更不会管你究竟能卖到户部折价的几成。反正朝廷只管下来,剩下的便都是你自己的事了。”

关盛云一咂舌:“乖乖,够狠的。”

罗咏昊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才哪到哪?还有更狠的呢!前面我说的无论米麦还是布匹胡椒,好歹还有实物,最绝的是钞,直接把宝钞下来!太祖爷明了大明宝钞,一张纸上画十串铜钱盖了官印便是一贯、画五串便是五百文,而且规定,一贯钞折银一两,可买米一石,这是洪武八年的事。到了洪武三十年,买一石米,若用银,只需二钱五分,若用宝钞,便要二贯五百文了!那还是铁腕太祖在的时候,到如今,这钞已同草纸无甚两样。罗某在神木那阵子,朝廷给陕省官员的俸禄是‘一钞二米七分物’,但罗某属于破鼓众人捶,陕北官员们把钞都便宜了罗某,月俸全是纸钞,罗某也干脆不去领了。”

听到这里,关盛云又来了新问题:“军师且停一下。关某原本便知道这宝钞便同草纸无甚分别,但军师讲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却不明白。关某以前听说过,皇帝赐给诸夷贡使动辄都是百万宝钞……照这样说来,赐下的都是一钱不值的东西。那……为什么诸夷还要巴巴地大老远跑来朝贡呢?他们是真傻么?”

罗咏昊正色道:“怎么可能有人傻到远涉重洋千辛万苦讨几张废纸回去?诸夷过来本就是冲着占便宜来的!圣上赐的宝钞貌似不值钱,他们会夹带货物与地方交易啊!单只这一项,便有数倍之利。而且,这宝钞在他们看来,更是无价之宝——有圣上钦赐的宝钞,便意味着朝廷对他们的承认!太祖当年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他们领回去的是保命符呢!”

关盛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俺还以为要么是他们真傻,要么皇帝赐给他们的宝钞有甚两样,能换真金白银呢。”

罗咏昊不以为然地说道:“天朝上国对这些蕞尔小邦赐真金白银?亏大帅你想的出。凭什么?”

关盛云讪讪一笑:“军师说的是啊。不过,话说回来,这等东西赐给诸夷也就罢了,给自家人,就太过分了些。”

罗咏昊自嘲的笑了笑:“祸兮福所依,否极泰来的罗某遇到了大帅,也是幸事。大帅莫急,后面还有呐……”

“还有?”

“嗯,还有拖欠啊!拖几个月太正常不过了。还有,朝廷只负责官员本人的俸禄,旁的一概不问。知县还好些,一般来说,雇两个师爷差不多够了。一个是钱谷师爷,除了收皇粮钱米,还要负责计划县衙的收支用度,比如廪米*放、祭祀山神河神、年节诗会、各级官员往来迎送的开销,什么级别如何接待,都是有规矩的;一个是刑名师爷,百姓们有什么诉讼,知县负责审断,这刑名师爷熟悉《大明律》,会做出具体判决:是打三十板还是五十板、流一千里还是两千里,都是刑名师爷的事。大帅你想,知县们往往都是读了十几年‘子曰诗云修齐治平’的书生,连粱稻都分不清,这里十个铜板那里五钱银的锱铢必较更做不来,更不可能精通国朝律法,这两个师爷是无论如何都要有的。”

“还有,你总归想让自家子弟继续走正途科考谋出身吧?那便要识字念书。自己固然能教,但不可能时时盯着,那就得请一位西席先生。如果想要往来公文毫无疏漏破绽,还要单请一位书启师爷字斟句酌地拟稿、把关。衙门里的薪柴皂吏,年俸是二十两,几位师爷一位先生,每人怎么也要四五十两吧?这是理论上,实际上,没有百来两,没人会帮你做这个,这只是县衙一级,如果是知府那一级的师爷,加倍都不止!对了,知县的年俸折银四十五两,还不够一锭*银!也就是说,你自己再倒贴一倍多,差不多才够请一位的!买茶买米领俸禄难道事事都要自己去做?所以你还要有几个长随门子家人。上官同僚的婚丧嫁娶冰敬炭敬*,娶妻纳妾供奉高堂……这都是人之常情。一个循规蹈矩不怎么贪的知县,每年必要的开销差不多七八百两,朝廷只给你九十石粮或四十五两银,还是按他们的价折的!你说怎么办?”

“只能在百姓们身上打主意了。”关盛云苦笑了下,明白了。

“对啊!大帅你看,这谷城县衙为什么这么破?这叫‘官不修衙’。反正是流官,做几年便走了,修得富丽堂皇也是为旁人做的嫁衣,有这个钱,还不如捞进自己口袋里。用来打点上峰自是能继续往上爬、再不济在原籍置些田地,也落个富家翁呢。”

关盛云忍不住插嘴打趣道:“若是所有官员沆瀣一气,都把官衙修得金碧辉煌,如此,无论哪个、无论调到哪里,岂不是都舒坦?”

罗咏昊被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惊呆了:“这怎么使得?那样全天下的百姓们得多出多少钱粮啊!再说了,都察院的都老爷们、两京十三省各府道的巡按,难道都是摆设不成?虽帝辛胡亥杨广*亦不能容也。”

关盛云不好意思地说道:“关某就是随口一说而已,先生不必当真。俺也知道绝无可能。”

罗咏昊也明白了关盛云是心血来潮,继续道:“如果咱们非要坚持原来的数目,他们固然不敢不给,但毕竟自己的需求摆在那里,除非甘心饿死,否则是减不得的。湖广虽是鱼米之乡,宗室的王庄他们不能碰、有功名的缙绅本就不纳田赋,而且说不得两京都有些关节他们也不敢动太多念头,所有的负担最终一定还会转嫁到百姓们身上!要不了多久,活不下去的百姓们要么卖身为奴投充到乡绅那里、要么背井离乡亡命天涯,到时候难道咱们自己去种地纺织不成?到那时,走投无路的湖广三司和各府官员们只会一不做二不休地死命贪,最后把所有责任一股脑全推给咱!现在朝廷之所以能容忍咱们,最主要的原因是投鼠忌器,怕把这着名的鱼米之乡打成稀巴烂。现下好歹还有一半的漕粮漕银能指望,如果已经稀烂到无法收拾,那时就不会再有任何顾忌,咱们便只能继续一路打下去了。我刚才跟他们说,还可以再少一点,便是暗示他们要彼此留些余地。能到这里做一方父母的官员都是见过世面的,肯定都能听懂我的意思。”

心悦诚服的关盛云不由得拱手向天感慨道:“关某何德,竟得军师之助!”

罗咏昊赶忙谦虚了几句,随后眼神一亮,说道:“方才大帅说道私贩军盐,我突然有了个新想法。”

关盛云忙问:“军师想到了什么?”

罗咏昊没有立即答话,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会才道:“大帅稍等,这事我觉得大有可为。来人,把世藩找来。大帅,等小犬来了,咱们一起商量。”

本篇知识点:

*关盛云口里的献皇帝就是兴献王朱佑杬(音“元”)。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孝宗朱佑樘异母弟、武宗朱厚照之叔、世宗朱厚熜之父。武宗无子,死后“兄终弟及”,朱厚熜即位。“大礼议”后被尊为“兴献帝“,并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如果读书人考中秀才入了县学,官府就会每人每天一升米,差不多两斤左右,这便叫“廪米”。意思是鼓励专心读书继续进步,不再需要为饮食耕种浪费精力。一升米一个人吃当然足够,但如果已经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人,那还是有些紧张,不过,总比啥也没有强好多。

*这里罗咏昊说的是五十两的大锭,就是民间俗称的“元宝”。注意,元宝这个词在明朝中期以前是绝不能用的,因为要避朱元璋的讳。不过,到了明末就没那么多讲究了——《金瓶梅》大致成书于万历年间,里面就有“搬出六十锭大元宝,共计三千两”的描写。

*始于明朝的行贿雅称。起源是皇帝为了向臣下表现恩宠,在冬天赐下取暖用的木炭、夏天赐冰消暑。每到严冬,会动员夫役到河里凿下大块的坚冰运到冰窖,以为大皇帝夏天消暑使用。后来民间也开始效仿,盛夏时会有小贩推着覆盖厚棉被的冰车向官员富户售卖。这两样最初是外官到京师办事,向六部堂官们疏通的托辞:您买点冰(炭)消暑(取暖)的心意而已……后来展到各地官员自己互相送,成为一种官场明规则。这两种只是一个统称,具体下来还有很多种:年敬——过年时送的、节敬——过节时送的、喜敬——办喜事时送的、门敬——给领导门卫秘书送的、妆敬——给太太二三四五奶们送的、文敬——给少爷读书报辅导班请老师送的……

*帝辛:商纣王。胡亥:秦二世。杨广:隋炀帝。

这几位实在太过臭名昭着,所以罗咏昊直呼其名,没有用帝号称呼。

热门小说推荐
山神也混娱乐圈

山神也混娱乐圈

表面上是顶级流量小花,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山神,为了不像前辈一样消散于世间,她白天拍戏拍综艺攒粉丝攒信仰,晚上捉鬼捉僵尸攒功德。简直忙死了在这个时候,十年前睡过的男人却带着遗留历史问题找上了门...

斗罗:都想我死?反手当上大供奉

斗罗:都想我死?反手当上大供奉

又名人在幕后,怀中千仞雪!我?最菜封号斗罗!成了幕后主宰!我!蛇矛斗罗!密室斗罗挑战者!出生武魂殿,不是耻辱!最弱封号斗罗的我?已经无敌于世间!我叫余龙,是一名保护美女业主平安的小保安!我穿越到了斗罗大6,成为了蛇矛斗罗。我现在很慌!因为我是唯一一个被魂斗罗重伤的封号斗罗。杨无敌误我!武魂殿误斗罗都想我死?反手当上大供奉...

综武多子多福系统逼我生孩子

综武多子多福系统逼我生孩子

简介关于综武多子多福系统逼我生孩子(天行九歌,秦时明月,少年歌行,多武侠世界)第一次重生失败的杨秋,再一次重生到即将亡国的隋国皇帝杨秋的身上,比起第一次,这一次却意外获得多子多福系统,开局被系统强行与护国圣女小龙女生关系,后宫皇后是心狠手辣的武则天,贵妃是百越圣女焰灵姬,贴身侍女是大汉间谍貂蝉,后宫美人有罗网刺客惊鲵,杀到只剩剧名的江玉燕,头上还有一个太后萧美娘,皇贵妃吕雉。因为原本的皇帝杨秋抢走了陈圆圆,惹怒大隋边关守将吴三桂,和皇太极联手攻入大隋,上一次让出皇位还被杀的杨秋,决定死拼一把。...

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

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

简介关于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都市爽文无敌修仙逆穿越扮猪吃虎意外穿越修仙世界的陈宇经过三千年的修行终于成就仙帝大道撕裂空间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世界,而他未来的生活只想平淡的送送外卖而已!但他现外卖也不是那么好送的,因为差评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收入,所以什么,去缅北救你儿子是吧!只要别给差评好说!给你老婆治疗绝症是吧,把差评删了一切都好说。跟世界五百强企业千金大小姐谈恋爱是吧,只要不给差哎?...

扒一扒想长生却惨遭被骗的冤种们[历史直播]

扒一扒想长生却惨遭被骗的冤种们[历史直播]

422号周六入v日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鞠躬~扒一扒历史上那些追求长生不老却惨遭欺骗的大冤种们岁寒生是个新人up主,眼看小绿站刮起一阵历史风,他心痒难耐也加入其中!  岁寒生(举起喇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历史上,那些被骗长生不老的大冤种们!  当事人一号冤种始皇?  当事人二号冤种武帝?  当事人三号冤种太宗?  小剧场始皇帝,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刘猪猪(自信)那我就是万古一帝!你是千古猪猪!刘彻?三个帝王,三个时空。直播同时能看。看文提示本文篇幅应该不长。只有三个时空。全文2o字以内。内容尽可能正经考据,查到的资料出错会改。迅滑跪。但是文风沙雕,蠢作者是个沙雕人,这个真改不了〒▽〒一般晚9更新,工作日可能会迟qaq是个苦逼社畜会经常捉虫,力求顺畅。推推基友舟舟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by江余舟文案尚谨带着系统穿越了,他的任务是在平行时空拯救那些历史上的意难平。见到秦公子扶苏的第一面,他结结巴巴地打了个招呼。于是扶苏以为他自小因口吃而遭人排挤才如此沉默寡言,对他颇为照顾。尚谨内心抓狂,他真的不是口吃!为什么这个破系统不提供语言服务!从头学母语他容易吗?见到卫青和霍去病的第一面,他试图拉开长弓,以失败告终。于是卫青看着他这个不成器的兵,让霍去病闲暇时带他进行魔鬼训练。尚谨陷入沉默,他能说这回走的是中医路线吗?说好的训练怎么就窜出去打匈奴了啊?他真的会迷路的!见到唐玄宗的第一面唐玄宗还没出生?他现在支持别人登基还来得及吗?好像没什么能支持的皇室成员?尚谨看向还是小姑娘的太平公主,他好像找到了合适人选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可以有,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就算了吧,他的职责不就是拯救意难平吗!拒绝be!见到!...

挑战主播会一点入狱技能怎么了?

挑战主播会一点入狱技能怎么了?

简介关于挑战主播会一点入狱技能怎么了?林风获得挑战系统,只要不断挑战,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励。带着玩具枪去银行取钱遇到了真劫匪?直播画美元并用出去?大声念出陌生人手机上的内容,结果抓住了一个犯人?管理公交车秩序,制服了抢夺方向盘的大妈?观众1主播,你怎么又进橘子了?观众2主播,你是住在橘子吧?观众3主播,你真刑。观众4主播,你把橘子当自己家了吧?林风我一个挑战主播,会一点入狱技能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