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章 李红梅(第1页)

原津浦铁路泉城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它曾登上清哗、桐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也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龙国一处享誉世界的着名地标。

该站是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着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欧洲历史上流行最广、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泉城老火车站这座小小建筑中体现的非常全面。

钟楼立面的螺旋长窗、售票厅门楣上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

在增添了曲线美的同时,又增加了车站的光亮度。

很多到泉城游玩的旅客,下火车后,都会先在泉城火车站打卡拍照留念。

马志国早上六点,就骑着摩托三轮车把马骥送到了火车站。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向乖巧的儿子,这次居然这么坚决的要去bJ旅游。

据马骥说,从小到大的梦想是国内第一高等学府清北大学。

虽然没有考上清北大学,但他想去瞻仰一下圣地。

给整个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梦想是希望,梦想是灯塔,梦想支撑着每个人在漆黑的大海中找到幸福的港湾。

也是支撑马志国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的默默付出,再苦再难也没有想过放弃。

马志国曾经简单的以为,梦想并不遥远,后来才知道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梦想是这辈子都无法到达的彼岸。

马骥这些天的表现,足以说明他是具备独立出行能力的。

就连平时他们不敢踏足的烧烤店,马骥也能熟门熟路的带他们进去消费,没有一点怯场,一点也不像他们这个一般家庭能够培养出来的。

况且马志国有马骥的电话,可以随时联络。

只要带够钱,走遍天下也不怕。

马志国给了马骥两千块钱后,放心的把他送来了火车站。

马骥本来是不想受的,但是不受的话就会露馅,只能收下。

要是个年轻貌美的大姑娘,马志国和孙秀兰还担心担心,一个18岁的大小伙子真的没有必要担心。

马骥这几天来的表现非常让他们欣慰,在为人处事方面,甚至比马志国和孙秀兰还要老练。

马骥才不是想去看什么清北?

如果是上辈子,上高中的阶段,那时候谈到清北,有种朝圣的感觉。

用清北激励自己好好学习,但是他已经过了那个岁数。

清北毕业生的起点,肯定不是二线城市能比的。

但能有几个人能考上清北呢?

就跟很多人买彩票,中不了一等奖的道理一样。

四十年的人生阅历让马骥知道,上清北,也不过是为了把生活过的更好一些。

而过程都是多赚点钱,跟他现在做的一样。

绿皮火车在咣当咣当的声音中,驶离了泉城市,马骥透过火车的窗户向外看去。。

杨树的绿叶婆娑摇摆,成熟的麦田一片金黄,偶尔出现一片菜田,那颜色绿得像要滴下油来。

有时路旁又出现几株果树,满树的果子正在蝉声中逐渐成熟。

勤劳的人们必将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中午吃了一袋儿华龙方便面和金锅火腿肠,马骥觉得很难吃,上辈子就没少吃。

但是车厢里的人,却觉得马骥很时尚。

现在这个时候,方便面火腿肠可是一件奢侈品。

经过六个小时的行驶,绿皮火车终于到了燕京站,马骥随着人群下了火车,走出站口,已经是下午2点了。

马骥打上出租车。

这个时候没有地图导航,他也不想问路,那会耽误很多时间。

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还要停留多久,当然越快越好。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