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章 于禁的一小步(第1页)

柴荣等人能在此地扎根,有今日的势力,也很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与刘禅分别之后,他们大约一千人马再加上柴荣寨中的老弱妇孺,便向刘禅所指之地而来。

此地确实如刘禅所说,是个建立山寨的好地点。

但这好地点自然也非无主之地。

此处先前已有三伙人马,但好在其人数不多,可战青壮基本都在一二百人规模。

由于已无容身之所,又是以有备算无备,没有回头路的手下被柴荣稍加煽动,便携先前大胜之势迅拿下了其中一伙人。

虽有死伤,但投降归顺的更多,这更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之后有了熟悉情况的本地人加入,收拾另外两伙人马也没费多大功夫。

问题出在这之后。

事实上他们对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的生活并不熟悉,当其冲的便是粮食问题。

之前的火并带来了一些物资,但要想不坐吃山空,还需未雨绸缪。

一方面闲时开垦山间可耕种的荒地,为长远做打算,一方面当然是计划新的劫掠目标。

刚开始柴荣及其他寨主严格按照刘禅制定的方针,专门打劫大型商队,同时伺机劫掠一些小县的府库。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柴荣手底下这些人可不是刘禅一手带出的兵。

在第一次攻击县城官府的时候,便生了不少洗劫当地普通百姓的事情。

索性当时是柴荣亲自率队,当场便斩杀了不少人,以雷霆手段暂时震慑住了其他蠢蠢欲动的贼兵。

而后他又遵刘禅之命,将劫掠所得分出一部分给当地穷户,尤其是受到波及的人家。

贼兵们一时心生怨愤不满,这样做的好处暂时没看见,坏处却显而易见——他们能分到的钱粮少了。

回去后有一位寨主也动摇了,劝柴荣不要做这种傻事,被其驳斥而回。

不多久,山寨的第一次叛乱生了,便是那位寨主率领其麾下,和其他一些对柴荣不满的人趁夜起了偷袭。

好在柴荣在那之后也加强了警惕及时现,偷袭不成,双方变成了正面攻防。

其他四位寨主暂时按兵不动,选择观望。

叛乱持续了3天,被柴荣扑灭,并将那位寨主的级挑在矛上,立于寨门口。

而这大胡子在第一天的下午,便毅然率领自己的人加入了柴荣一方,镇压叛乱。

第二天,其他观望的寨主也纷纷加入战团。

此一战彻底确立了柴荣的威信与领导地位,也就等于坚定了刘禅此前给他们制定的展计划。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样做的好处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越往后,他们行动时越如同鬼魅,官府很难提前得到消息。

而他们则像有了千里眼般,对目标县城官军的动向,城里哪个大户鱼肉乡里,哪里有大型商队要路过了若指掌。

这下,终于再无人质疑这一决策,柴荣顺势将几寨合并,被推举为大帅后,又封了其他四个寨主为“四方将军”。

但看似如日中天的柴荣,内心却常感焦虑。

暂时的风平浪静,依旧改变不了内忧外患的现状。

他与刘禅独自相处的时间最多,此时的见识已在其他寨主之上。

他心里清楚,东吴不是没有能力灭掉自己,只是暂时腾不出手来,也不够重视罢了。

自己声势搞得越大,最后可能会死得越惨。

柴荣迫切的希望公明将军告诉自己,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因此当他在屋内独自听完了刘禅写的信后,仅仅思考了几息时间便答应了下来。

此事风险很高,回报也很大,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他又与那位在其眼中似乎无所不能的公明将军联系上了!

每日为前途担忧的柴荣,在接了一个高风险任务之后,反而睡了自手下叛乱后的第一个安稳觉。

……

荆州。

于禁将军率本部泰山兵,总领七军,包括降将庞德的本部人马,合计三万余人,其中不乏骑兵,终于浩浩荡荡的开进了襄樊之地。

樊城北方、西方,都是一片平原地带,正是北方士兵与将领们最喜欢的作战地形。

关羽此战统军总共也不过三万余人,还正在围困襄阳与樊城,能够机动作战的兵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更何况樊城北西多平原,倘若坚持不退,定要大败。

于是主动放弃了对樊城的包围,果断将防线拉回到了沔水一线,继续围困沔水以南的襄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