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四章 天津巡抚(第1页)

把天津卫升卫设府,一直是朱由校的想法。现在开辟辽东海道,如果成功那以后就可以实行漕粮海运,设置海关收取关税。

他的这一想法,刘一燝三人觉得可行,有登莱设巡抚的先例,天津位于京城咽喉,现在人口渐多,虽设有衙门,但已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海运大开,天津可以外防海口,内护京城,升府确有必要。

“陛下,升府一事,臣觉得确实可行。

其实早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期间,朝廷就以加强海上防卫,保卫京城有专设巡抚一职,但朝鲜之役后,就废设。

现在辽沈紧急,废卫升府未尝不可,只是巡抚之职,总宪全府,谁担任为好?”

谁来担任?这个朱由校却未想好。

“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人选,说来听听,就在这里定了。”

这让刘一燝三人心里有了别样的计较。

沈灌心中有了计较,东林已拿京畿总督之职,齐楚浙党这边却只有一个登莱巡抚,怎可与京畿总督相比,此时确实个机会,如果两巡抚换一个总督,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一燝二人一听也觉得是机会,原本计划的蓟辽总督变成了京畿总督,权责降了不少,熊廷弼本就是楚党,现为辽东总督,如今齐楚浙党有一总督一巡抚,东林只有一总督,自然不可退让。

这三人各怀心思,朱由校却不在意,只要推荐的人有真才实干,其次能够说服他即可。于是嘱咐张昶给三人上茶,让他们思考片刻。

未久,韩爌起身进言:

“陛下臣有一人可任天津巡抚一职。”

“何人?”朱由校来了兴趣,抿了口茶问道。

“段莘(地名)汪应蛟,此人明朝万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六年朝鲜之乱,危及我朝,朝廷派天津巡抚万世德领兵平息朝鲜之乱,曾提拔汪应蛟为右佥都御史代镇天津巡抚,屯兵驻防,保卫京师。此人倡屯田“始买牛制器,开渠筑堤”。

到万历三十年,在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等地“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计葛沽、白塘二处耕种共五千亩,其中水稻田二千亩,屯田当年计收获水稻六千余石,杂粮四、五千石,效果斐然。

其后又上疏建议推广水利屯田,设想在天津开垦七千顷水田,每年收谷二百万石,可抵当时漕运量的一半。但因其不久离任,此想法未能成行。

现今陛下如要京畿屯田,可用汪应蛟为天津巡抚,让其继续主持天津屯田事宜,对朝廷屯田大计,事半功倍。”

汪应蛟此人朱由校是知道的,是天启时期的著名的理财高手。但刘一燝闻言便出声反对。

“陛下,不可,汪应蛟万历二十六年便是天津巡抚,光宗继位后,便委任其为南直隶户部尚书,此人亮直有守,视国如家。谨出纳,杜虚耗,为理财高手。担任天津巡抚岂不是大材小用尔。”

韩爌的言语事先也没跟刘一燝商量,其实对汪应蛟,刘一燝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看法,且不说由南京尚书迁任天津巡抚是否是暗降,主要是他也早有把汪应蛟迁任北京户部尚书的打算了。

“那刘爱卿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人选?”

“陛下,臣推举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此人为人稳重,敢于任事,并且早有开海运与屯田之建言,可让其担任天津巡抚,也可辅佐邹元标在京畿推行屯田之事。”

朱由校明白所想了。左光斗这个人有才干,历史上也曾负责屯田之事,收效显著。只是京畿总督与天津巡抚都是东林的人,就怕东林势力太大。

于是他也把目光投向沈灌,想听听他有什么建议人选。但刘一燝看到他的迟疑,想打消他的顾虑。

“陛下,京畿之地,勋贵众多,人员盘根错节,要推行屯田与海运,阻力甚大。朝廷定要上下一心,官员也要齐心协力才是。

天津又是朝廷咽喉,屯田、海运关键之处,如果如果选任非人,怕到时候相互掣肘,于朝廷不利啊!”

刘一燝的一番话,也点醒了朱由校。确实要让下面人做事理应大力支持。不必瞻前顾后,如果这个位置再用齐楚浙党之人,互相扯皮就不好了。

心思定了后,也就不管沈灌什么建议,直接拍板了。

“那就这样,让左光斗迁任天津巡抚。至于刘爱卿你刚才提到的汪应蛟,朕也听闻,光宗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觉得他谨出纳,杜虚耗,是可用之大才。

即位之初就任他为南直隶户部尚书,并早有升迁之心,朕今日得亏听韩爱卿提及,才想了起来,如今国家财事艰难,需要能度支有方的人才,朕看此人可行,所以朕欲提拔他为户部尚书(北京),你们看如何?”

这一番言语,让刘一燝与韩爌二人不禁自喜,汪应蛟本就是东林人士,如果升为户部尚书,自然可行。

这让沈灌感到为难,不过也只能接受了,他愈觉得自从方从哲走后,内阁中他势单力孤,等明年孙如游等人到了以后,齐楚浙党就要被东林摁在地上摩擦了。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现在便票拟,朕这就批红。”

朱由校也不想脱拖延,当即便批红完毕。

·······

说到此事,也接近中午了,剩下一个大事便是钱饷,他知道这个事情也不是两三个人一两回就能说完的,需要群臣商议。

“朕的第二件事便是钱饷,现在辽饷、边饷、屯田、新建水师耗费巨多。

现在十月,过年立马有新的花费,边饷辽饷年年有拖欠,朕的内帑是可以补一点,屯田等事朕也可以出一点,但内帑也没有金山银山,这样下去,怕不是长久之计。

朝廷度支乃是至关重要,朝廷赖以所计,而年年入不敷出,此事不可为不大,必须增收节流才行。

所以朕想四日后,召集六部以及阁臣商议此事,六品以上官员均可上书言事,共商大计。”

“陛下圣明,财政大计不可不查,臣就让内阁文,让群臣进言,商议此事。”

三人也知道此事重大,自然不会怠慢,也都觉得这是个表现的机会。

把天津卫升卫设府,一直是朱由校的想法。现在开辟辽东海道,如果成功那以后就可以实行漕粮海运,设置海关收取关税。

他的这一想法,刘一燝三人觉得可行,有登莱设巡抚的先例,天津位于京城咽喉,现在人口渐多,虽设有衙门,但已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海运大开,天津可以外防海口,内护京城,升府确有必要。

“陛下,升府一事,臣觉得确实可行。

其实早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期间,朝廷就以加强海上防卫,保卫京城有专设巡抚一职,但朝鲜之役后,就废设。

现在辽沈紧急,废卫升府未尝不可,只是巡抚之职,总宪全府,谁担任为好?”

谁来担任?这个朱由校却未想好。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

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

简介关于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不种土豆红薯不卖玻璃肥皂,无女主。传统架空,非快节奏爽文。本书每日早上7点更新两章。科技尽量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本书造不出航母坦克飞机动机。正值大厦将倾,神州沦陷之际,主角穿越成为宋末三帝中最倒霉的赵昰。带领着海上漂泊的小朝廷,立足海南反攻蒙元。开铁矿烧焦炭铸火炮卷枪管,改战船,制火箭朱迪生高爆炸药木托定装榴弹赵昰以八百年的科技积累,重塑宋军海师,提前拉开了风帆战列舰的序幕。宋舸所至,不留片板,驱逐鞑虏,还我河山。(本文为架空历史小说,无手搓神技,所有科技尽量贴近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快穿之夺回女主光环

快穿之夺回女主光环

简介关于快穿之夺回女主光环有一些女人,家世优越,相貌漂亮,她本该手握女主剧本。只因为选错了老公,信错了朋友,不仅痛失女主光环,通常还会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结局。人生倒带重来,云漫不仅要夺回女主光环,虐渣打脸。还得找到真正的男主,跟他一起度过幸福快乐的一生。某男主一把拥住云漫,深情告白不用找,每次我都会主动出现,等你爱上我。...

邪医妖妃名动天下

邪医妖妃名动天下

二十二世纪的神棍女异师云婵,一朝穿越,竟嫁了个权倾朝野的异姓王爷。可打遍天下无敌手,克天克地克空气的她,一面对那位爷就立马变弱鸡,只能任其欺凌索取,各种耍流氓。某天,她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逃出去,结果竟因为呼吸困难不得不回到他身边。这不科学!某偏执王爷笑的一脸妖孽认命吧婵儿,乖乖留在本王身边不好吗?云婵想不明白,却也毫无办法。直到很久,尘封的记忆被解开,她才知道,原来他是她前世欠下的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邪医妖妃名动天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综穿之孟婆来碗汤

综穿之孟婆来碗汤

很多人大概都向往过穿越重生,但是在一次次带着记忆的死去又活来之后,姜秦疲惫极了。记忆太过沉重,不论爱与恨着的人,一切都留不住。女主没有系统,没有异能,就是一个普通的不太聪明的现代姑娘第一世恶毒女配...

上班全靠一身正气

上班全靠一身正气

简介关于上班全靠一身正气软糯好欺刑警x外冷内骚法医何苗苗从小体质轻,能感受到死者死前留下的情欲,能看见死者怨气所化的怨灵。一位会看事的姑婆告诉她家人,得让她吃官家饭,破冤案,解怨气,渡亡灵,积善德,沐浴在正道之光下她才能平安活下去。为此,她穿上了那身制服,踏上了一条寻求真相的路。石洞中隐藏的女s,外出未归的少女,尘封七年的冤案,失踪宠物的踪迹随着一桩桩案子的真相大白,将一个个罪行公之于众,她逐渐明白了穿上这身衣服的含义。何苗苗冉均对于何苗苗来说,就是一颗行走的补药,亲亲抱抱可以抵御怨气。只是这颗补药脾气也太大了些,一不高兴就对她使用职场冷暴力!时不时的还要用那张最高冷禁欲的脸对她说一些最下流的话!算了,看在他长得好看的份上,那就哄哄吧!冉均他人前是矜贵有礼的正人君子,人后他暗藏龌龊卑劣的心思。不论的主动或是冷漠,都是他引诱她上钩的手段。他骄傲,自负,他就是要她主动,要她自己一步步的走向他,跟着他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