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章 再灭一遍六国便是(第2页)

只是很快,冯去疾就抛开了脑海中荒诞的想法!

“臣明白,立刻布告天下,缉拿张良。”

冯去疾再次拱手一拜道。

甭管博浪沙行刺是否张良所为,既然陛下开口,哪怕不是,这个罪名张良也脱不开。

但是区区一个张良,何曾放在陛下眼中?

陛下根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无名小卒,枉费心神。

所以冯去疾,觉得这个张良十有八九便是真凶。

很有可能是这些年来黑冰台一直在秘密追查之事,直到如今方才真相大白吧!

“陛下,楚人治楚方知荆楚之礼乐,魏人治魏方知富魏之繁华,赵人治赵方知悍赵之习俗……”

太中大夫宋正志对着嬴政谏言道。

“你的意思是秦人就不知礼乐?关中就不如魏地繁华?赵之习俗就不是大秦的习俗?”

嬴政脸色凌冽,凝视着太中大夫宋正志,一字一句质问道。

宋正志顿时低下头,一脸错愕之色。

自己是这个意思吗?

明明是说楚人比其它地方的人更了楚地风土人情,魏人更明白魏地商贸往来,赵人更清楚赵地民风彪悍。

怎么到了陛下嘴中,自己的话完全变了样?

这可大不敬之罪啊!

宋正志哪里还敢再多言,只能老老实实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副做错事的小孩子模样,等候家长处罚。

“陛下,若赵人治楚,楚人治魏,魏人治赵,官府威信何存?”

中大夫罗安站了起来,出口道。

“这天下是楚人,赵人,燕人,魏人,齐人,韩人的?还是大秦的?官府威信要靠当地权贵维持,如此官府朕要之何用?”

嬴政再次反问道。

“陛下,山东六国虽亡,可治理广阔六国之地,若无当地贵族支持,朝廷官吏政令如何通行?”

谏大夫薛立也开口道。

“那不如放弃山东六国之地,让他们复国自治,秦人龟缩于关中如何?”

嬴政不咸不淡道。

“陛下此令需慎重,牵一而动全身,若六国旧辟揭竿而起,恐会动摇国本。”

御史右丞百华忧心忡忡道。

“朕给他们机会,朕能横扫六国一次,就能一统天下第二次,再灭一遍六国便是。朕倒要看看,这天下谁能动摇大秦帝国。”

嬴政坐在王座上,神色风轻云淡,声音虽然不大,可却散着无尽的霸道。

“陛下威武,大秦万年。”

顿时,满殿文武大臣,无不站了起来,对着嬴政一拜,恭敬道。

“自今日起,楚人不治楚,赵人不治赵,燕人不治燕,齐人不治齐,魏人不治魏,韩人不治韩,秦人也不治秦。”

“十年为一个任期,就近调任,上至郡守,下至亭长,凡帝国之吏,不得在故里为官,违令者罢官夺职。”

“改组朝廷,左右丞相领政不变。撤十卿寺,立六部尚令。

“礼部,掌管帝国典章制度,祭礼,科举,外事活动之职责。”

“兵部,掌管帝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之职责。”

“刑部,掌管帝国律法,刑狱之职责。”

“户部,掌管帝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之职责。”

“工部,掌管帝国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道路之职责。”

“吏部,掌管帝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之职责。”

“六部尚令从一品领政,下设左右侍郎正二品协政。”

“左右丞相,御史大夫领三公,正一品之职,协助朕处理朝政。”

“奉常寺,宗正寺,典客寺,郎中寺不变,增太仆寺,负责帝国牧马事宜。设寺卿从二品领政,左右少卿正三品协政。”

“太学院,掌帝国学府,文人典客。设太师从三品领政,左右少师正四品协政。”

“太医监,掌帝国医者,负责普及天下万民疾病事宜,设太傅从四品领政,左右少傅正五品领政。”

“余下官职不变,具体改组事宜,由冯去疾与茅焦负责。拟定官吏名单,各部诸卿品阶俸禄上奏于朕。”

嬴政一席话,不异于一颗巨石从天而降,落入了风平浪静的大海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