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9章 似是故人归(第1页)

我捧着书,怔怔看着案上雕刻的牡丹图案,默默想道:“文锦哪里知道是因为什么?对曹君磊,刘景淮总归是亏欠的,难道他就不能吐露丝毫愧意么?还是,他根本就觉得自己没有错?为了江山社稷,连亲情都可以舍弃,更遑论好友之情?”

他踩着无数人的尸,才登上的宝座,不会容许任何威胁的存在,因为稍有心软不慎,应宣宗便是下场。

而他,就是应宣宗心软之患。

寝殿里门窗严丝合缝,并无风钻进来,但到底是深秋了,凉意从脚底一点点爬遍全身,我连牙齿都在暗暗打颤。

如今想来,当初应宣宗只将他逐放边疆,已是心慈手软,明明疑心他,依旧以亲王规格相待。

虽派杨德寿监视,但并未限制他自由,这才一步步养虎为患。

做皇帝,不比旁的,须要心冷血硬,他做的很好。

瑾王犯上作乱,逼宫于太和殿,应宣宗自戕,他携常将军匡扶正义,剿杀反贼,在太和殿里,不等瑾王说完一句话,即下令将瑾王以弑君谋逆罪斩立决。

那是他的皇兄,却被一剑斩掉头颅,与应宣宗齐倒在九五至尊的宝座之前。

唯有他成了最后的赢家。

成王败寇,他为君王。

因那日有太多变故和杀戮,我总不愿去回想,竟忘了他为了那个宝座,什么都可以放弃。

景元虽年幼,禧太后及徐睿同一党气数已尽,但到底还有许多“立遗派”。

就算刘景淮清楚曹君磊照佛景元是于心不忍,并非要与他相背,可是,以曹君磊及曹老爷在朝中的威望,此举无异是与刘景淮对抗。

皇权不容挑战。刘景淮定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才将昔日挚友置于非生即死的境地。

意料之中,君磊兄选了那杯毒酒。

刘景淮必伤心透顶,亦失望透顶。

我忽然不寒而栗,曹君磊反护景元,刘景淮是非杀他不可的。

当年,应宣宗伪造遗诏,派人暗杀刘景淮,逼柳太妃自缢为先皇殉葬,刘景淮实是恨极了他那位皇兄。

就算刘景淮不为皇位,也是要报仇的。

所以,他心里定是早想要斩草除根,杀了景元。

他不过是将景元贬为庶民,圈禁了起来,就引起这些不平之论,若不平之,如何荡平所有威胁?

曹君磊一死,韩国公白昭阳,列侯秦善恒,御史大夫纪元等朝臣皆遭清算,前后诛杀一万余人,这才断了应宣宗残留下的所有根基。

他是皇帝,是杀伐果断、英明睿智的君王,此举,无可厚非。

可他为何偏偏是皇帝?

从前,总觉得他被君王压制,活得小心翼翼,一招不甚就有性命之忧。

我常常盼他何时有出头之日,就连得知他费尽心机登上皇位,亦觉得他不过是无奈之举,是迫不得已,还想着他位及九五至尊,往后再无人寻他不自在了。

哪里会料到他仍被皇位禁锢,且会长长久久囚在了那里。

少时,我爹为教我知书达理,请了一个教书先生教我念书,所学左不过之乎者也,毫无新意,但我仍记得那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若为了皇位,失了为人之道,还有何意义?

君子世无双,君磊兄才是翩翩如玉、举世无双的公子。

他不是,他是君。

非君子。

书案上的书无声铺开,原本它们都是我的心头好,此时看来却极触目,仿若那是不合时宜的梦境。

便吩咐文锦重又收拾了起来,将棋盘移过来,慢慢独自博弈。

秋日天短,屋里光线渐渐暗下来。

文锦掌上了灯,案上的烛台因离我近,将我的身影映到一侧的墙壁上。

我望着髻上突出的一支珠钗影子,浑圆的珍珠被放大许多,我伸手取了下来,桂圆大的一颗珍珠,在暖黄色的光线下流光溢彩。

恍然觉,就算有再多现实牵扯,就算心中有再多怨怼,就算如梦境,我也是深陷其中。

我一点儿不愿跟刘景淮置气,跟他置气,我寝食都不安。

刘景淮三日没来,我借喝醉酒兴师问罪,实是我想他了,念他了,所以我一冲动就去找了他。

但出前,我还专门戴了这支珠簪,结果却是我眼睁睁看他抱着酷似凌烟的女人走了。

他或许根本没有瞧见这支簪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