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深夜来客(第1页)

一片云飞护夏阳,人传帝子大风乡。

波分沂泗争大堑,沟号胭脂带汉妆。

碧树断香销艳舞,青村含景入斜阳。

年年飞挽趋京洛,王气犹经水一方。

明朝王世贞一《夏镇》,写尽了两千年的沧桑。

七月的夏镇街本应是人来人往,热闹异常的,京杭大运河从夏镇街正中穿过,镇西五里的地方就是烟波浩淼的华北第一大淡水湖-微山湖。在过去,夏镇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的中转站-济宁的前哨站,每天街上都是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人,他们或在这里休息,或在这里采买,为北上京城或南下杭州补充物资。但是,现在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自十几年前东边二十里外的临城建起了铁路,这个曾经繁华的小城很快就被人遗忘,行政区划也是像这个时代的人们一样颠沛流离。近年刚刚被国民政府划归了滕县,又被称为沛滕边县。

庄村就坐落在夏镇东边,村子北面是一条大路。这条路连接着夏镇和临城,庄村和散落在这条路两旁的村子没什么两样,都是自然形成的村落,大部分都是泥胚墙,茅草屋,少见大瓦房。村子不大,总共有一百来户人家,村里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大路,各户农家分居在路的两侧。村里人习惯将住在西路两边称为“家西”,东路两边的称为“家东”。

为了抗旱,村民在村中间挖了个大坑蓄水,坑的南边的住户又称为“坑南”。通常村民习惯的称呼都会带上前缀,类似“家东永年大爷”,“家西中显三大娘”“坑南老王哥”。

庄村自老祖庄冲宇在清代道光年间从安徽搬迁至这里,在这片湖区繁衍已有二百多年,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庄姓本族,夹杂着刘姓,林姓,石姓,张姓,田姓等人家。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周边五里地的范围都是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庄姓,石姓的家族手里。

在夏季鱼汛的时候,村里会家家户户结上网,去湖里撒鱼,撒来的鱼或卖或腌成咸鱼晒干自给自足,所以只要是勤快一点的人,日子过得并不窘迫。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日本人正在轰炸重庆,大半个中国陷在战火之中,但是这里不是交通要冲,没有矿产资源,往来的军阀和日寇也都懒得拐个弯过来串串门子。所以战火并未影响到庄村的人们,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自大清亡了,中原军阀混战,日寇猖獗,你方唱罢我登场。庄村的村民们也并不是很关心谁来执政,反正逆来顺受最好,收粮食就交粮食,保长们摊派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反正没粮食就去湖里撒鱼,挖藕。至于未来该如何走下去,国家是姓“国”还是姓“共”!人们并不关心。所以除了到夏镇街赶集换些生活必需品,其余时间,老少都相互嘱咐,战乱时期,尽量少出门,少惹事。

这一天,夜似乎来得特别早,晚饭的炊烟早已散尽,七月流火,天气还是比较燥热,但人们依然早早关了门,上了闩。黑黝黝的村庄一片寂静。

村南头的小路上走来两个大汉,一人大约二十七八岁,留着短,身材魁梧,络腮胡,四方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脚步轻盈而坚定,脚上穿着薄底圆头的布鞋,灰色的褂子,腰间扎着普通劳力喜欢的黑色布带。另一个则是个大个子,长的很瘦,有点像个排骨架子,年龄二十左右,戴一顶庄稼人常用的芦苇编的六棱“席角(jia)子”(斗笠),遮着脸,隐约看到他眼睛有点斜楞。两人悄悄穿过黑乎乎的高粱地,来到了坑南的一户不起眼的门前,一阵轻轻的敲门声过后,门悄然打开了,两人身影一闪,门又无声地闭上了。

院子的一角,低矮的锅屋里,亮起了豆大的油灯,三条长长的身影映在锅台后面的墙上,和熏黑的灶王爷的画像重叠到一起,影影绰绰,有点虚幻。其中两人正是刚才那两个大汉,另一人,三十岁上下,留着分头,白白净净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只听络腮胡子低声说道:"永璞哥,前年日本人占领了南京,一路往西打,国民党一路败退,现在连重庆眼看守都不住了。咱这里被占领也有一年了,日本鬼子把枣庄的煤一车一车地往外运,那可都是咱的啊!

枣庄这周围,有很多吃不上饭的爷们都在走“两条线”,从鬼子的嘴里抢饭吃,我想把大家伙组织一下,在临枣支线上搞点事出来。”

“教书先生”静静地看着两人,搬了两个木墩,示意两人坐下,他则靠在柴垛边上说道:“振海,我现在和宋邦珍在枣庄火车站做杂工,他在铁道上扳道打扬旗。日本人看我会打算盘,让我在办公室做计件员,这一年就一直等着你呢!”

“永璞哥”,络腮胡子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卷了些烟叶,递给“教书先生”,自己也卷了一支,两人凑近油灯点上,烟雾顿时弥漫了整个锅屋,“我们需要日本鬼子每一趟的车次时间和货的信息,这样我们想弄什么,提前知道了就好办,要搞事得先有武器,重点帮我看看,有没有军火过路,咱给扒下来。”

“连友”,络腮胡子转头对同来的大个说:“你以后负责和永璞哥接头,你年龄小,认识你的不多,枣庄火车站的信息,可以定时捎出来。”

“行,洪哥!”

那个被称作连友的排骨青年又转头跟庄永璞道:“庄哥,每个月初五下午,我都会在火车站东边的沈记药铺,你有事到那肯定能见到我”。

络腮胡子接着道:“永璞哥,日本人现在快打下半个中国了,国民党节节败退,咱看不到头啊,但是作为中国人,咱不能让日本人一直骑头上屙屎,哪怕干不出大动静,咱也得争口气,是吧?”

络腮胡子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咱们中国人比日本人多多少?为什么日本人能短短两年打下大半个中国,从北平打到重庆?就是我们不团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说国家,就说咱这十里八乡的"吃两条线"的人这么多,他们都有神通,但是个个单打独斗能有什么出息?大家伙组织起来人多势众,才能多挒几个日本人,总有一天,让这帮狗日的滚回东洋。”

“教书先生”吸了一大口烟,说道“振海,不光是吃两条线的,我听说,滕县和临城都有人在活动,甚至湖里也有,但是大家都是各干各的!”

络腮胡子点点头,伸拳用力地捶了一下“教书先生”的肩:“那些偷鸡摸狗的没什么大出息。要干就干大事,就要在铁路上跟小鬼子硬杠,今天主要就是给你通个气,时间不早了,我们先走了,后面咱再联络。”

说罢,和赵连友一闪身,从锅屋里出来,两人回头瞥了一下紧闭的院门,一招手,两人悄然从东墙一跃,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锅屋里,被称做“永璞哥”的教书先生,盯着豆油灯出神,久久没有回上房。

“教书先生”叫庄永璞,在家排行老二。永字辈已是庄家第十一代人了。庄永璞从小就聪明伶俐,心思活泛,看到在家守着土地过活,逃不脱被奴役剥削的命运,加上中国内战频仍,外敌入侵,世道艰难,便时时出去寻找机会。去年,和好友宋邦珍在枣庄谋得火车站的公干,因打得一手好算盘,被车站副站长王振华提拔成会计,虽然庄永璞跟日本人干活,但是心里暗恨东洋人侵略中国,苦于报国无门,只能勉强屈从日本人的淫威之下,乱世之中讨生活度日。

络腮胡大名洪振海,是滕县羊庄镇大北塘村人,有家传的木匠手艺,会烧焦。身体强壮,为人豪爽义气,爱打抱不平,虽脾气暴躁,但他的侠肝义胆却折服了众多伙伴的心,在枣庄一带笼络了一大批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洪哥”。有次洪振海去枣庄卖焦,与庄永璞相识,一个热血沸腾,一个冷静透彻,看似性格迥异,但对问题见解又多有共鸣,便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人都痛恨日本侵略,都忧虑民族未来,于是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兄弟。

离最后一次洪振海去枣庄,两人促膝长谈,已是一年有余。这一年兵荒马乱,日本人以枣庄为据点四处扫荡,前年成立的苏鲁抗日义勇队被赶到了东边抱犊崮一带的山里,日本也已接近打穿了整个中国,“大东亚共荣”的烽烟已席卷了半个亚洲。至于洪振海这一年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热门小说推荐
鬼叔,不可以

鬼叔,不可以

我误开了一只神秘的盒子,放出了一只惊才绝艳的厉鬼。  阴差阳错之下,  我和他形成了冥婚契约!  厉鬼要和我洞房,我到底从还是不从?...

神医都市纵横

神医都市纵横

作品简介实习医生林锋,意外获得传承,开启灵眸,从此吊打各种不服,玩转都市顶尖势力,引来高冷女神倒追,善良小萝莉投怀,火辣女总裁迷醉...

疯了吧,你管这叫小农女

疯了吧,你管这叫小农女

简介关于疯了吧,你管这叫小农女向晚舒在古代规规矩矩的生活了14年,婚礼上被准婆婆由妻降妾,一通神怼后,当场摘了红盖头扬长而去。什么?被退婚的夫君追了过来,要带向晚舒私奔,向晚舒给了对方一巴掌,然后一顿pua,对方离家出走了,前婆婆彻底晕了过去。向晚舒回家当晚做了个光怪6离的梦,才猛然得知自己居然是穿越过来的,回想自己过去14年的生活以及前婆婆将她降妻为妾时的那副嘴脸。向晚舒怒了,她宫家不就有点臭钱吗?就敢这么作践她,那点臭钱谁挣不来啊,待她挣够比宫家多十本百倍的钱钱时,她就拿金子打宫家那老太婆的脸。向晚舒撸起袖子就开始干,结果这一路跑得太欢快,竟然一不小心富到了京城里,这时向晚舒才知道她的身上居然还藏着一个大秘密!...

九生令

九生令

作品简介我用一剑,踏上云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法皆有道,万物皆有灵,灵从天地来。气归丹田,上合神,中养气,下收精,三丹归一脉。我叫沈十方,当我的剑滴着血,我才现这江湖强者为尊,仁者为王。展开收起...

重生七零,从夺回空间开始

重生七零,从夺回空间开始

简介关于重生七零,从夺回空间开始上一世的秦寒舒想不开,在继父逼她下乡的时候寻了短见,死后她的魂灵附在了被继姐骗走的念珠上,眼睁睁看着继姐利用原本属于她的一切,领着全家享了一辈子荣华富贵,她恨得魂飞魄散。睁眼重生,她麻溜抢回自己的空间,卷了家里所有东西。这一世她才不会那么傻去死,将一切拱手让人!手握空间,秦寒舒在乡下的日子美滋滋,堂兄却以为她过得苦哈哈,托了回家探亲的战友照顾她一下。谁知道再次见面,秦飞扬看着手拉手的战友和妹妹,心在滴血。他那如花似玉的妹妹啊就被这么个黑面神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