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4章 消息惊天下4(第2页)

雍奴苦寒之地,一直都被蛮夷视为后花园,人口一直上不了,驻守起来也尤为鸡肋,尤其是在大唐不缺马匹的时候,整个幽州都显得有些鸡肋。

驻守的成本实在太高,粮食产出又不能大量养人养兵,需要从外面不断的调兵调粮进来,让驻守成本翻倍。

当然要是后面的北宋,这地方就比较重要了,此时的大唐坐拥西北各地,而且与北方蛮夷大战,每每弄得大量战马,自然显示不出此地的重要性。

可以说幽州和燕云之地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粮食生产的太少,没有办法大量驻军,又离北方蛮夷太近,不是被劫掠,就是在被劫掠的路上。

想要解决,房玄龄只能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这里的粮食产量,让更多人愿意在幽州安家,如此一来就能驻军,才有安全可言。

汉朝打下西域诸国,唐朝也打下西域,可为什么最后都没有守住,宋朝彻底失去西域,明朝也未曾收回,反而清朝做到了。

要说这里面的原因,最大的不是别的,就是人口,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没有大肆迁移人口过去,都只是派出了军队。

两朝的军队都盛极一时,无人能匹敌,最后都失败了,这就说明不是军队不够强大,而是军队没有根基,没有百姓的支撑,军队再能打,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

“阿耶说的是发展农耕?可就算是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

房遗直也想到了房俊的想法,只是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一旦蛮夷感受到危险,那些人是不会顾忌什么的。

“时间上来不及了,人的一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想要做成这件事,更是需要百年以上,你二弟哪有这样的时间?”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房俊现在的做法的的确确有些激进,但却是没有办法的,粟米在华夏多少年了,但现在依旧没有办法提高产量,更没有办法适应寒冷。

房俊想要做这件事,那就需要大量时间,格物不是神术,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更为合理的东西。

粮食不是木板,拼接一番总会有东西的,最不济能做柴火。

粮食产量的提升也不是放水,站多一会总是能挤出来的。

麦子这东西传入华夏数百年了,但依旧只是少量种植,一方面是麦子去壳不容易,另一方面就是麦子的产量也没有得到提升。

这时代,大唐可还没有水稻,麦子也不是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是粟米,这玩意的产量更加不如。

“二弟果然有一颗为百姓的仁心,粮食不单单在幽州一地进展,大唐可谓是到处缺粮,这关中之地也是如此,前些年遇到旱灾,关中差点易子而食,若是二弟能做成此事,我房家将是下一个孔家。”

孔圣人开民智,功德无量,要是房俊能解决粮食问题,功劳不亚于开民智,必定会被无数百姓铭记。

“二郎这也是兵行险着,粮食上面的事情,诸子百家的农家也未能真的解决,二郎这是选了一条无比艰难的路。”

“二弟有此雄心,阿耶,我们定要支持,要是能成,定会让我房家千古留名,甚至堪比孔圣人。”

孔家一脉不入世家,却是华夏最古老的世家,无论是战国还是秦朝汉朝哪怕是南北朝,都是有爵位在身的。

不入世家却远胜世家,五姓七望都不过是儒家弟子而已。

要是能改良粮食,让华夏百姓吃饱,这功劳足以媲美孔圣人。

“这是自然,只是我们能帮的不多,只能在朝堂上帮他挡一挡攻击。”

“阿耶!孩儿觉得,我们的重心可以变一下,孩儿知道自己的能力,最多也就是个啃老的,想要带领房家更进一步不可能了,房家的重心当在二弟身上。”

房遗直一脸的严肃,这话可不是简单说一说的。

“大郎,你确定要这样做?”

“阿耶,娘那边我去说,这是我房家千秋万代的大业,若是成功,就算改朝换代,房家也能屹立不倒。”

房玄龄没有在说话,静静地喝茶。

房遗直的话实在太过具有吸引力,要是房俊能成功,千秋万代是肯定的,没有哪个皇朝不需要粮食。

“你若是决定了,那就这样办!”

……

房家这边结束谈话,五姓七望的家主此时却聚在一起,一个个都神色激动。

“哈哈哈!没想到原本只是亏大发的事情,转眼竟然赚大了。”

“可不是,果然跟着房俊混,有肉吃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