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9章 仁君洛慕(第2页)

“顺愿与大夏百姓同甘共苦!”说完便满意的闭上双眼。

一句很朴实的话,却深深触碰了老百姓的心。

五日后,李建国回到了宫内。

正心殿内,高阳雁馨认真的问圣上:“朝皇,这次巡视民间感觉如何?”

李建国没有说话,只是一脸傻笑的看着她。这一刻,李建国终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倒了下去。

“宣太医,快宣太医!”

弘正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李建国病重下诏令太子监国,提拔曹万岁为礼部尚书。并任命吏部兼刑部尚书高浩,兵部尚书上官马,南丞相高阳端为顾命的大臣共同辅佐新主,并写好遗旨交与高浩。

同年七月十四日,李建国自知时日不多于正心殿单独召见太子。

“张正清是与你一同长大的,你继承皇位以后不要亏待他们一家。但父皇也希望你记住对于正清,绝不可以以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待之!”

李智恒忍不住问父皇:“父皇,儿臣一直想问您一件事!”

圣上随时都有可能驾崩,门外的太妃,朝后还有太监们都做起了心理准备。

殿内,对于太子询问这个感情的问题李建国并没有答复,而是严肃的回道:“你是太子,马上就要成为大夏的君主。如果连该把什么放在位都不知道的话,那就真的枉费父皇对你的一片苦心了!”李建国叹息一口气,接着又语重心长的告诉太子:“智恒你记住要想做好一位君主既不可一味示弱,也不可独断专行。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要真正领悟透测就难了!”

语落,曹万岁还有三位顾命大臣入殿:“臣等参见朝皇!”

“你们中有两个是看着顺长大的。顺相信你们日后也会像辅佐当初的顺一样辅佐新皇!”

“臣等必必当竭尽全力!!”

随后李建国又指了指曹万岁:“曹爱卿你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虽说入朝十年你也长进了不少,但日后做事你还是要多多听从他们几位老臣的意见!”

“微臣明白!”

随后李建国又看向太子,嘴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笑容:“太子,看来顺是看不到你行冠礼的那一天啦!”

深夜,大理寺诏狱内。

李翥的梦境中,李建国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不过李建国满头花白一脸沧桑的面孔让李翥显些没有认出他来。

“你别过来!”李翥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李建国并没有向前走,只是很平静的告诉她:“我不关你了,因为我马上就要与你阴阳两隔了!”

李翥惊讶的瞪大了双眼。

次日辰时一刻,王一木急忙地从正心殿内跑出大吼:“圣上……驾崩了!”

届时,太监们蜂拥而出小跑着去各宫,各衙门报信。殿外宫女跪地哭泣,声音如洪水一般席卷而出。半个时辰后,皇宫内敲起了丧钟。李建国的遗体被放入棺椁,移至乾清宫停灵。

大行帝之位,也被置于乾清宫正堂上。

四品及以上的官员纷纷穿着不同的丧服前往乾清宫吊唁。

乾清宫内,高浩认真宣读着李建国死前留下的最后一道圣旨:“天下之,物无万岁。生死有命,乃自然法则。何以活者悲痛?更何以为顺死而伤万民矣?顺本非皇储。幸得孝宗信,百官信,万民信。贵御极大统二十四年。而今百姓安康,顺亦无它求,只望后世之君亦可福以子民,不愧君父之位。天赐顺四十三年之阳寿,必是顺德行欠佳,未使民尤,何颜苟活?寿之足矣。顺今崩逝,遂诏告天下。丧事最简,勿以扩建皇陵,陪葬珠宝奢物。天下吏民,哭祭三日。方可褪去丧服。娶妻嫁女,吃喝玩乐,皆复如常,吏匆可禁之。期满三日,吏勿再以为天子守孝为由,扰乱民生。顺死,望太子谨记顺言,勿负天下苍生。”

一个君主能够在死前留下这样心系天下苍生的遗旨。让朝后,太妃,太子还有吊唁的文武百官及太监宫女们无不痛哭流涕。

弘正二十四年-甲元一二四五年七月十五日,弘正帝李建国驾崩于正心殿终年43岁。李建国亲政十三年,拨乱反正重用贤臣,勤俭治国,大夏的人口经济军事都得到了极好的展。开创了大夏的第一个盛世,即弘正之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