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左相授课(第2页)

“丞相请坐,那本宫就问了。”李铁还是一副笑眯眯的老道样,点了点头。

安弘察思索了一下,想起来昨日的鲥鱼:“地方进献贡品,既耗人力,又费财,父皇例行节俭,为什么不干脆取消此项?”

李铁笑:“要的便是不容易。”

“为何?”

“殿下身在京城,怕是不懂地方官员的心思。”他捋了捋胡子,微微压低了声,“地方官员既怕被陛下时时记着,可更怕被陛下遗忘。”

“能就任地方要职的,要么是能力卓越,要么是家世强硬。这两种人,又怎么不可能想要更进一步呢。”

“所以越是难得的贡品,越是显得珍贵,就越能体现出来他们的诚意。”安弘察点头赞同。所以父皇即便是为了安抚臣心,也得收下贡品。

“这便是朝堂的博弈了。”李铁开口。“求的便是平衡二字,既不能东风压倒西风,也不能反之。地方与朝廷,文官与武将,皆是此理。”

原来如此!这不就是在斗争中求团结么,老毛同志的战略思想!

你这老道水平可以啊。安弘察有些刮目相看。

本着免费的羊毛不薅白不薅的想法,他回想着这些日子有什么难解的问题,打算一起问了。

名师免费课堂,问到就是赚到!

“之前顾勉大人授课,讲的是《高祖本纪》。”安弘察今日还把《史记》也给带来了,“《高祖本纪》自然是好,可我心头一直有一惑不解。《史记》篇幅众多,为什么顾大人会选《高祖本纪》来授课?打个比方,为什么不能是《陈涉世家》呢?论时序,《陈涉世家》更早,论筹谋,《陈涉世家》也不差。”

“殿下所学之课程,皆由陛下亲自过问、核定。”他笑着摇了摇头,“自然不是顾大人的个人之见。”

“再者,敢问殿下,《高祖本纪》讲了什么?”

“讲了汉高祖的家史呗。”

“家史。”李铁被逗乐了,“殿下这个形容精准。那《陈涉世家》讲了什么?”

“讲了陈胜造反的由来和经过。”

“确实。”李铁赞同,“问题便在于此。陈胜造反一事生在秦朝二世元年七月,当时秦朝人口不过二千万,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帝陵,几样相加,劳役便有二三百万人,且不论妇幼。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陈胜造反,揭开了秦朝亡国的序幕,但陈胜本人的起义并未成功。”

安弘察同意这个说法。李铁继续说道:“而《高祖本纪》正如殿下说是,确实是汉高祖刘邦的家史。与《陈涉世家》区别在于,汉高祖成事了。”

“殿下身为皇嗣,地位尊贵。学习古籍诗文,学的是为君之道,学的是治国理政。

若殿下试图了解秦朝历史,那应通读《秦始皇本纪》。

殿下可从《陈涉世家》中学到什么?学到百姓疾苦,学到要体恤民生。然后呢?便只学两句空话吗?

知民生苦,是大善;可若是只知民生苦,便是大恶。殿下读了《陈涉世家》,可知民生疾苦,可陈胜事败,又怎能做为殿下治政之参考呢?”

“哦——原来如此!”安弘察恍然大悟,“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铜为鉴自然是很重要,可最重要的是要正衣冠。要学到东西、为己所用。”老道靠谱。

李铁得了安弘察的回答,眼中也有了笑意。他眯起了眼:“殿下聪颖过人,一点就通。”

安弘察被他夸得也有些不好意思,扯开了话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