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7章 是非曲直(第1页)

曹武德读完,朝堂上一片哗然。

谁能想到当朝重臣会闲得没事送上门找一帮书生争辩,这不是自降身价吗?关键是还挨了打!

难怪不敢来上朝了,以往也没见陈尚书是这么个性子啊,众人唏嘘。

连李铁都忍不住纳闷:“陈大人怎么这么大的火气?”

陈平姚先是在奏疏里自呈过错,并感激太子殿下搭救之恩。转而就开始大书特书京城学子们投机倒把、钻营取巧,恳请陛下禁了这天下教辅,听得人一愣一愣的。

当朝左相开口说话,诸位大臣纷纷开口。

“书生们是说了什么?陈大人这般生气。”

“学子们年轻气盛,再遇上陈大人挑衅在先,有些冲突也是正常。只是不知道陈大人伤得如何。”

“把那帮学子带过来问一问就是。”

朝中也有科举白衣出身的官员,一听陈平姚要封了教辅,顿时显得愤愤然。只是顾及到礼部尚书位高权重,不敢出声反驳。

皇帝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还抽空瞄了一眼安弘察,像是在看他有没有摸鱼。

这父子情谊就到这了,安弘察忍不住想要翻白眼。躲懒也是得分场合的,这么重要的关节,安弘察哪敢出纰漏?

工部侍郎王选出来解围:“陛下,陈大人为官多年,从不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其人品众同僚有目共睹。按他所言,这些学子之间必有什么不妥。未免纰漏,臣认为此番还是得细细查清为好。”

陈平姚毕竟是太原王氏的姻亲,两人算起来也是一个背景。王选此番替他求情,倒也不突兀。

“朕还能冤枉他不成?”皇帝反问了一句。

王选连忙告罪,皇帝倒也没计较,转而问起了赵捷。

“赵爱卿,既然是太子唤你前去,那帮书生想必是在你手里了?”

赵捷上前:“回陛下的话,是在臣府上。昨日臣本想移交给巡捕营的人,可等到事情平息,也没等到人来。”

“哦?”皇帝似笑非笑,“还有这种事?那生事的地方可是很偏僻?”

“非也。乃是从将军府到皇宫的必经,皆繁华之地。”

“繁华之地。”皇帝看了眼左都御史,“可听清楚了?”

这又扯到都察院监察失责,左都御史冷汗都要下来:“臣听清了,臣下了朝就去亲自查明。”

皇帝又转而继续问赵捷:“既然那些书生在爱卿府上,可问出点什么了?”

赵捷早已想好,他答道:“据那些书生所言,陈大人进了店,就亮明身份,先是问众人有没有看过一本备考之书,得了肯定的答复后,进而扬言要封了天下备考之书。书生们心中不服,一时间群情激奋,与其争执了起来,推搡间动了手。”

“照爱卿的说法,那确实是书生们先动的手?”皇帝若有所思。

“是,陛下。”赵捷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两人一来一往,诸位大臣都清楚了事情的前后由来。

有人憋不住吐槽:“陈大人也太莽撞了些,这书好不好、封不封,起码也得朝会上议定,怎么他一句话就得。。。。。。”

封一本倒还值得商榷一番,这上来就扬言全封禁了,也难怪书生们疯。

也有人对那书好奇的:“那备考的书是写了什么?而且这民间备考的书何其之多,怎么封得完?莫不是泄题了?”

可往年的考题早已路人皆知,毕竟每届殿试三甲的答卷都是要广布天下的;若是明年的考题,这主考官还未商定,泄题一说自然是无稽之谈。

皇帝也认可他们的顾虑:“只是,陈平姚在奏疏中提议要禁封教辅一事。”

他犹豫了一下,问起了安弘察,“太子怎么看?”

这一看就是皇帝要考教太子了,诸位大臣皆莫不吱声,等着太子的答复。

安弘察。。。。。。安弘察自然是有备而来。这种必考题,他还是一压一个准的。

只见他沉沉稳稳地起了身,胸有成竹的样子:“父皇,儿臣认为不当封。”

皇帝饶有兴致的看着他:“哦?弘察很是肯定,说说你的想法。”

安弘察定了定神:“父皇,这禁封教辅的关键,完全不在于教辅本身,而在于书生群体。”

他解释道:“教辅如何,顶多是决定了每轮考试的上下次序。儿臣说句实话,科举招录一百五十余人,那第一百名的水平,与第二百名的水平,差距也不见得有多少。书生们也是很清楚这点,所以才会一轮接着一轮的赶考。”

这真是大实话,诸位大臣都点头认可,皇帝也“嗯”了一声。

“太子继续说。”他催促道。

“那这教辅本身的优劣便无意义。它就是再好,也好不过天资聪颖;它便是在烂,烂泥也扶不上墙。只要未泄题,那便无碍。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教辅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教辅。”

这个角度确实是新颖,连皇帝先前也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安弘察见状,继续往下说:“这有没有教辅,决定了书生们会不会抱团闹事。这书生抱团的后果,唐末黄巢起义的先例,想必各位大臣是比我清楚的。”

是了。这黄巢便是落榜书生走投无路纠集了一帮人造反,狠狠得捅了大唐王朝一刀。

“这黄巢起义也不见得都是落榜的原因。那时唐末腐败滋生、朝廷无力,与现下大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皇帝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是。”安弘察丝毫不否认这一点,“可书生抱团,只需要一个诱因,可以是落榜,自然也可以是教辅被禁。只有一人闹事,怎么也成不了气候。可若是以点带面,恐怕真是星火燎原了。”

这天下学子千千万万,若是都有模有样的学去,日后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就联合起来,那便不得安生了。

“且都是科举,只允许私家夫子开小灶,不允许平民学生看教辅,恐是怕会引起学子们的反抗。届时闹起来,矛头直指世家权贵,怕是。。。。。。”

安弘察又补充了一句,成功得把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