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8章 主动出击(第1页)

等到晚间扎营休息时,安弘察已经和特使聊了一路,打下来良好的沟通基础。

顾勉一路上看着两人相谈甚欢,还想找个机会提醒安弘察,却是先接到了安弘察派麻瓜来寻他。

“殿下寻我?”顾勉有些纳闷。

“正是。顾大人收拾完就过去吧,大将军已经去了,小人还得去请淮南侯与蒲大人。”麻瓜也是匆匆而来,通知了顾勉后就去寻下家了。

顾勉还没来得及问所为何事,麻瓜就跑了,只好带着疑惑去了安弘察的营帐里。

等他到那,赵捷确实已在了,正在和安弘察坐着聊天。见他来了,安弘察连忙招手喊他:“顾大人,快来坐。”

都是熟识,顾勉便也没有见那些外礼,安弘察更是连话头都没断,还在和赵捷讲着什么,只是把案上的几张纸往顾勉那里推了推。

只见上面写着南诏内几条主要的山川地形,地方民族,以及乡土风情,看得顾勉当场怔住。

“殿下!这是哪来的?”这种事虽说算不得南诏机密,起码也得到了南诏后,花上不少功夫才能摸索出来的消息,怎么就大摇大摆地摆在这了?

他立马就想到今天南诏特使与安弘察聊了一路:“是南诏特使告诉殿下的?他怎么会愿意说?”

就南诏特使这愿意不远万里为南诏搬救兵的样,也不见是这种会泄露南诏底细的人啊?顾勉很是不解。

倒也不是全都是从特使嘴里问出来的,也有些是安弘察知晓的,都整合到了一起。“不过是闲聊了些南诏特色,特使自然是要尽些地主之谊的。”

安弘察话说得轻描淡写,顾勉还是不明白:“比方说?”

“比方说,南诏的稻米是一年三熟。”安弘察放在手里的东西,“那他们耕种、收获的时间就与大安存在很大差异。略微问两句就出来了。”

安弘察是拿着结果倒推证据,自然是得容易得多。

“三熟!”顾勉眼睛都亮了,他这半年来光忙着育种推广了,自然知道粮食增产的不易。就是在京城周围修上类似皇庄里的水车和水渠,有了安弘察给出的主意,又有朝廷大力支持,还是花了不少功夫。

等出了京城到了河南等地,推广就更难了,更别提更南方的其他地区。

“对,三熟。只是单产的产量稍微低一些,顾大人届时得要好好看看。”

“产量低些也无妨。”顾勉有些兴奋,正要说什么,淮南侯与蒲英文一同从外面走了进来。

先前的流程便又重新上演了一遍。淮南侯倒还好,不是第一次与安弘察共事了,蒲英文那可真当是刮目相看。

倒也不是蒲英文小心思多,上回太子殿下第一回见特使时成竹在胸的模样虽说极好,可也可能是陛下串起来与太子殿下演得戏。因此蒲英文虽说有所赞叹,却也没有十分放在心上。这回出访,文臣里他职位最高,也没打算太子殿下能出什么力,只想着万事与大将军商议便是。

结果这几张纸横空出世,他立马修正了自己对太子殿下的判断。说句老实话,这些东西,让他去特使嘴里套话,都不能完全套出来。

他忍不住说道:“就算是赶着路,到南诏恐怕也得要十几日。若是殿下后面也这么问,岂不是能提前摸清楚南诏的情况?”

安弘察明显感觉到蒲英文对他的态度生了些微妙的变化,已经在征求他的意见了。

可惜安弘察要给出的是个否定的答案:“不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特使回去,便要懊恼自己的失言了。他现下还只是猜测,若是接着几日继续追问,恐怕就会做实了他心中所想。届时不但问不出个什么来,等到了南诏,我们恐怕也会陷入被动之中。”

几个人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能问出这些已经是不错了。赵捷开口:“那弘察就不要再问了。索性时间还长,等过些日子换个人问就是。这特使也是有些随从的,同样可以入手。”

其他几人连连点头,这也是个好主意。

安弘察却不是这么想的:“外祖这法子也不错,却只能算得上是中策。”

“为何是中策?”淮南侯从进来就没吱声,如今才刚看完纸上的东西。

安弘察敲了敲桌子,看了看在座的几人:“我们这趟快的话也得十几日方能到,南诏能撑到这个时候吗?可不要忘了,特使进京也有段时间了。”

这一来一回,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南诏目前什么情况,安弘察看这特使也是一头雾水。

顾勉皱眉,照这么看,时间确实是紧张,“南诏若不到万不得已,必定不会求助大安,算上这一个月,那真是。。。。。。”

“对。”安弘察同意他的判断,“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要决定帮南诏一把,不如提前送他一份大礼,快马加鞭去信四川巡抚,让他选个要地,先调兵支援一处。”

“这个主意好。”安弘察这话一出,赵捷立马就意识到他在打什么算盘,“一石二鸟之计。既能提前摸清南诏的情况,也能让这特使打消猜疑,这主意好。”

赵捷足足夸了两回“这主意好”,足以证明这事说到他心坎去了。

蒲英文真的是从内心深处在感慨幸亏自己方才做得判断正确,这接着往下一听,真是好手段:“臣倒是熟悉四川巡抚,恐怕得殿下亲笔写封手书过去。”

“这无妨。任职在外,谨慎些自然是没错的。”安弘察摆手,“若是大家都无异议,那我便写封信给四川巡抚,明早就让人送去。”

“也得让特使去信南诏新王,双方都有个凭证。”顾勉补充道。

“好。”赵捷应下,“这事我来处理,弘察把信写好后让人送到我营帐中便可。”

天色已晚,事也议得差不多了,赵捷便带头起身,临走前还不忘嘱咐安弘察:“记得给陛下写信。”

安弘察哪敢忘:“早就写好了,最先给父皇写的,已经让人连夜送回京城。”

赵捷这才放心下来,领着人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