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七章 单单能打是不行的(第2页)

“自然是因为李军将士上下一心,将不惜命,兵不畏死,李定国又是当今天下数得着的英雄好汉,行军打仗确实了得。”冯澄世说着,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郑成功平日里虽然也很欣赏李定国,但如今这话里的意思,应当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下官仔细一想,或许也和粮草军备有关,藩主此前若不是屡屡受限于粮草军备,我大军恐怕已经不知道取得多少个东山大胜,惠州大捷了。”

“嗯,你说到要点了。”郑成功点了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

“仗是兵打出的,兵不强,将再勇也无济于事,如今打仗靠的是阵,是甲胄,是火器,是粮草,是训练有素的强兵。忠贞营在荆州大战之前也还有和清军一战的实力,可那一次被清军偷袭,辎重甲胄尽失之后,又如何?”

郑成功说着,记忆涌上心头,叹了口气道:“便是手握两三万老兵也难堪大战,九年前李过和高一功两万人马就能和阿济格的北路军在陕北纠缠数月,清军损失惨重,阿济格为此还被多尔衮罚了牛录。而李定国出滇,主力也不过是三万练了两年的老兵罢了。”

“藩主的意思是,李定国能有如此战绩,最根本的还得是手中的强兵,而其今后能不能击败尚可喜,取决于的便是他能不能把手里的强兵越打越强。换言之,李定国必须掌握练就强兵的根本,否则单单能打是不行的。”冯澄清作为郑成功的心腹谋士,对军事颇为了解,一点就通。

“没错。”

“那根本就是粮草,有了粮草,才有大军的严苛训练,才有技艺精湛的工匠,军队的武备自然不缺。训练有素的兵装备上了坚不可摧的甲胄,无坚不摧的火器刀枪,才能称之为强军。”

“那伱认为,李定国能获得那么多粮草吗?供养三万精锐大军,甚至是五万精锐大军的粮草,背后还有数千工匠,数万甚至十数万家属。”

冯澄世这一次倒是认真的想了,他回忆起了广西,粤西五府和云贵两省在和平年景的夏秋粮税,又对比了云贵二省,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郑成功只是提过营庄制度,但并没有解释其中的利害,对于信息严重匮乏的明郑其他人来说,对孙李的经营自然不清不楚。

“孙李以云贵两省便能养十几万强军,若是这法子在广西,粤西五府也能用,那不是三十万强军都有可能了?”冯澄世惊诧道,说出来的时候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要知道清廷占据天下,也不过养了不到三十万强军,剩下的四五十万绿营,其实不堪一战。

“但是要像在云贵那般实行全面军屯,也就是营庄制,那得把所有土地拿到手,其实也就是掌控治下所有资源,你觉得李定国现在可能那么做吗?”郑成功摇了摇头道,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除非有人帮他挡住清军,不然便是处处漏风,清军和地方乡绅地主里应外合之下,他拿什么挡住清军的反攻?”冯澄世顿了顿,又补充道:

“或许可以占一小半,留一大半,剩下的靠兴复广州,江西,湖广,粮草军需便也不成问题了。只占一部分的话,借口总是找得到的。”

“这正是本藩想的,咱们也要扩军,潮惠二府的土地虽然有六七万顷,但仅靠税收,养数万大军还是苦难的。有李定国帮着咱们牵制尚可喜,咱们又只占一部分,事便可为。”郑成功忽然说到了明郑内部的事情上,他和冯澄世这个亦臣亦友的心腹就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

“咱们将来要打出漳州,也得养三万,甚至五万强军,咱们也得动手,不然养不活那么多大军。但是又不能和孙可望一样,他有五年时间,本藩可时时刻刻都得面对清廷,要是咱们的治下漏的像筛子,那就是自取灭亡了。”

“藩主的意思是?”冯澄世太了解郑成功了,他几乎已经想到了对方的组合拳。

“又要买,又要换,还得抢,三管齐下。所以本藩说李定国不行,要买粮没钱,要换地没筹码,要直接抢又顾及名声,除非他真的能一路凯歌,打到北京去,不然就是和尚可喜耗几年,把精兵强将耗完了,只能是退回广西,甚至云南罢了。”郑成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

“而且不仅是李定国,孙可望打不下湖广,恐怕最终也会失了军心。现在他凭着之前五年的功绩,还有威望压得住手下那些归附来的兵马,但若是一意孤行,又无法在战场上取胜,那迟早有威望耗尽那天,到时候李定国又回去插一脚,清廷就坐收渔翁之利了。”

冯澄世听着,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也通过军情司,听到了一些孙李兄弟不和的消息,但却没想到那么远。毕竟,孙李这两兄弟能内讧,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在原本历史上,也是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

不过,如此一想,冯澄世又立即明白了郑成功的布局,这是想要李定国牵制消耗尚可喜,前期便能集中力量兴复八闽,后期则能直接从琼州,惠州起反攻,全据广东,甚至是溯西江而上,占据广西。局势一变,如今所谓的承诺和势力划分在实力面前自然不能作数。

看着冯澄世恍然大悟又似懂非懂的样子,郑成功又继续道:“所以,本藩说咱们只有这几年的时间了,若是孙李两兄弟在西南无法牵制住清军主力了,便是咱们独自撑起整个大局的时候,若是到那时咱们拿不出七八万强军来和鞑子的主力决战,局势就难以挽回了。”

这是郑成功最担心的问题,这个时间窗口并不会很长,他必须在此之前拿下八闽,并在浙江,南直隶获取进军江南的基地,从清廷供养大军的财政重地下手。

因此,打完广州之后,郑成功便要借着军制改革和财政改革,完成明郑兴复潮惠之后的组织制度升级,原本的军队体制和财政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明郑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抱负。

还有一更(考虑到22点太迟了,作者菌没有意外的话还是可以中午的,所以调整成12:oo-14:oo,这个周末会存一些稿子,以防工作冲突,还请书友们订阅支持,现在均订还是惨淡了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