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9 事不宜迟马上出发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

吕老此刻也是笑中带泪,拍了拍林逸的肩膀。

“这是应该的。小杜这里有国家拨的特殊治疗经费,我这里打个申请,就能批下来。”

这个时候,吕老的电话忽然响起。

原来是老搭档于教授打来的。

他带领全阵容的考古队先头部队,刚刚落乌市机场,现在已经登上了开往塔城的车。

听说杜平有所好转,于教授也非常的开心。

他们刚才在飞机上,错过了刚才精彩画面。

“都是小林同志的功劳,是他用针灸法救了小杜,而且,他还推测小杜胸口的那个红色印记,可能是一种诅咒。”

“诅咒?”

电话那头的于教授惊呼一声。

“等着我,我们现在就赶过来!师傅麻烦再快一些,我们赶时间!”

等于教授来到小院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吕老和于教授还有林逸他们已经商量出了一个计划:

“封鬼针”现在也只是打通了杜平的心脉。

这五枚皂角刺,要留在他身上七七四十九。

每当他的情况有所好转,皂角刺就会往肌肤外退出几分,直至完全脱落。

所有人全都等他开口,也不是个办法。

林逸建议,等大部队到齐就出,一路上跟塔城的大本营保持联系。

杜平这里一旦输出有价值的内容,第一时间上报。

于教授也当即表示,事不宜迟,大部队和物资今晚就会降落在乌市,连夜赶到塔城汇合,制定好了线路,最快明就可以出。

听到这个消息,大伙都非常激动。

时隔三年之后,“精绝古城”考古项目终于再次重启。

国内三位顶级专家带领团队和民间高手联袂出征,向大漠戈壁冰川峡谷再次起冲击!

可他们商量的结果,遭到了总领队孙丙军的拒绝。

“我觉得还是从长计议,不要这么慌乱,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惨痛教训。

等大部队集结完毕以后,再仔仔细细的过一遍路线图,推演一下过程,检查一下物品,做到万无一失。”

于教授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孙还是这个样子,就喜欢搞些形式主义,这个路线在我脑子里已经走了不下几百次。”

吕老轻轻叹了口气。

“不会是又要搞个什么誓师大会吧?”

“还是你了解他。这次出之前,就在京开了三场闻布会。这次又拉着国内外十几家媒体,要在塔城举办‘誓师大会’,少说也得耽搁四五。”

林逸听到这,忽然开口道:

“你们上一次进入塔克拉玛干和昆仑山是什么时候?”

于教授不假思索的说道:“三年前的十月二十号。”

林逸眉头一皱。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昆仑山脉?”

“唉,带队的国外专家说,随着温度降低,冻土层日趋稳定,有利于他们的大型器械进行冰川作业。”

“那也就是说,你们上一次采集到的数据,都是在冬?”

吕老和于教授点点头,可他们不知道林逸想要表达什么。

“不能再这么耽搁下去,现在开春,气逐渐转暖,积雪的融化度开始加快,此前干涸的河道、下暗河就有水源补给。

死水变活水,风水局就会生变化,你们采集的数据很可能就是一张废纸!

事不宜迟,我们得尽快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