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4 冯家(第2页)

荀贞与陈褒站起,还礼,说道:“在下荀贞,见过冯公。”

“早就听说有荀氏子弟有俺们亭中任职,却一直没得机会拜访,尚请恕罪。”

类似的客套话,荀贞自来亭中后已经听过了很多次,但这位冯家的主人却给了他不同的感觉。别人说的时候,不管真、假,至少表现得跟真的似的,而他,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客套”,表情淡淡的,语气很敷衍,连刚才的行礼也是随便拱手,腰都没弯一下。

荀贞答道:“不敢,不敢。”

“不知荀君光临,有何贵干?”

“一来见见冯公;二则,时值九月,该开始着手备寇,在下打算萧规曹随,一切都按前任郑君的章程行事,操练的地点依然选在了贵庄西边的林地、丘陵。所以特地前来,给足下说一声。若有什么打扰,多多包涵。”

冯温一脸“我猜你就是为这事儿来而来”的表情。荀贞召集里民、备寇冬月,动静很大,冯温虽不常在南平里住,但也不可能一点不闻。

他说道:“那片林地、丘陵不是我家的。荀君若想在那里操练,尽管操练就是。”顿了顿,说道,“前天,南平里的里长来找过俺,也是为备寇之事,想让俺出些米粮,贴补亭中。俺当时没答应,倒不是拒绝。里中出多少,那是里中出的;俺出多少,那是俺的。怎能混淆?”

荀贞搞不懂他想说什么,说道:“冯公言之有理。”

“荀君请跟俺来。”

冯温转身,径往堂外走去。

荀贞呆了呆,与陈褒对视一眼,两人跟上。在进大堂前,他们都脱了鞋子,在门口将鞋子穿上。冯温大步流星,穿过中院,走过三门,领着荀贞两人进入后院。

较之前边,后院有些脏乱。右侧是猪圈、牛栏、鸡埘,紧挨着是厕所。

中部是厨房,厨房门开着,两个三四十岁的大婢正在里边忙活。荀贞瞥见里边有灶、釜、案等设施、厨具,并见壁上挂的有肉。厨房不远处是一眼水井,井上有盖。

冯温带着他们,顺着门边的石子路,来到左边。

左边前头是片空阔的场地,细沙铺地,立有箭靶,一边摆放着两个兰锜。

兰锜,即兵器架的统称。“兰”置刀剑,“绮”为弩架。刚才荀贞在冯家正堂时,见到的那个放宝剑的架子就是兰锜。不过那个比较小,只能放一柄宝剑,而面前的这两个大很多。

兰锜和后世那种常见的兵器架子不同,它不是敞开似平放的,而是竖直的。

就拿眼前这个来说,下为方形底座,其上为一个菱形木柱,木柱上边承托方形的木板,木板竖立,分为五层,每一层上边都有托钩,总共十个。兵器就放在托钩上。如果是放置刀、剑的话,两个托钩上放一个。

其中一个兰锜上放了五柄环刀,另外一个兰锜上挂了两支弩。

冯温指着兰锜,说道:“刀皆产自蜀中,百炼钢刀,每刀值钱三千。弩乃陈国所制,俱为佳品,每弩值钱万五千。……,荀君,你从县城中来,又是名家子弟,见多识广,俺请教你,我家中的刀、弩算不算精良?”

“陈国”,即今河南周口一带,孝明皇帝将此地封给了他的儿子陈王刘羡,是为陈国,位处颍川郡的东边,两国(郡)接壤,距离颍阴只有一百多里地。

现今的陈王是刘羡的曾孙,擅长弩射,十十中,并且能“中皆同处”,准头了得。因他好弩,所以府库中藏有数千的强弩。——但是,陈王善射,却并不代表“陈国的弩”就是好的。因为相距较远,荀贞看不清那两支弩的形制,也不能贸然提出试试,但隐隐觉得,如果真是产自陈国,估计值不了一万五千钱,他说道:“蜀刀的锋锐天下皆知,当然精良。”

他只说刀,不说弩。陈褒听出了意思,瞧了他一眼。冯温却没有听出来,回身指向前院、中院,说道:“这些刀、弩只是我家藏兵的一部分,前院所住的奴婢不说,中院所住之族人亦多有佩刀。我家徒附、奴婢,加上族人,本家人,四五十余口。俺想请问荀君,算不算人众?”

大户人家的庄园,有的方圆数十里,住民上千,比起他们,四五十人实在不多,但只就繁阳亭来讲,南平里整个里也才几百口人,他们一个庄子顶得上小半个里了,荀贞答道:“自然算是人众。”

冯温转回身,又向前指,说道:“这是俺家的仓楼,存满时,可储粮千石,足够我庄中人吃用一年有余。俺请教荀君,算不算粮多?”

仓楼在左边的后头,挨着场地,总共有两座,三层高,墙壁上有花纹装饰,开有小窗。两座楼顶的正脊端头分别有一只孔雀,相向而立。

那孔雀昂翘尾,栩栩如生。荀贞瞧了眼孔雀,又瞧了眼昂直立的冯温,笑道:“算多。”

“请荀君跟俺这边来。”

冯温迈开大步,昂挺胸,又在小奴的侍从下,领着荀贞、陈褒走到院子的右边。右边有座门,关闭着,他示意小奴推开。门后是一大片的菜圃,地畦齐整,设有渠道,可以浇灌。菜圃再往前,是果园,种的有梨、枣、杨梅等树。果园的外边便是庄子的围墙了。

“粮可供庄中人吃一年有余,若再加上菜、果,请问荀君,够不够两年吃用?”

“足够了。”

冯温昂着头,又指点四面围墙,说道:“俺家的围墙高三丈,费时两年,墙外并有沟渠,墙内又有望楼、角楼,请问荀君,算不算坚固?”

荀贞大概已猜出了他的意思,笑道:“坚固。”

冯温骄傲地问道:“俺有好刀、强弩,有勇士、壮奴,有储粮、果菜,有高墙、深沟,请问荀君,若真有寇贼来犯,俺这庄子守得住、还是守不住?”

“守得住。”

“所以,俺并不指望亭中‘备寇’。如果亭中真有事,说不定,诸里还得靠我家援救!……,不过,虽然如此,俺不是只顾自家的人,我们冯家祖祖辈辈居住本亭,和诸里的里民也算乡人。乡里乡亲的,我家富、他们穷,帮一帮他们也是应该!积个阴德。荀君你说对不对?”

荀贞的脾气真好,继续笑道:“对。”

“和去年一样,俺家出五十石米粮!”

言外之意,出了这五十石米粮后,你们就别来烦我了。

荀贞笑了一笑,说道:“我今来贵庄,不是为米粮而来。只是来通知你一下,今年操练的地点还是在你家西边。事情已经说完,在下告辞了。”说完,不顾愕然的冯温,自招呼陈褒离去。荀贞虽和善,也是有脾气的,这等坐井观天之辈,多言无益,且等日后慢慢收治就是。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