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0章 持续发展(第1页)

一毛钱,两根冰棍儿的价格,可以尝试一款新奇的饮品,这对于几个小年青来说,完全在接受范围之内。

几玻璃杯的奶茶,以极快的度摆成一排,每个里面都加了五六粒珍珠。比较先前力工男人的粗放豪饮,小年青们则细致许多,轻饮细尝,尤其是到了杯底那些粒珍珠,一粒粒的倒进嘴里,软弹的味道可以说瞬间就掳获了几人。

“嗯,这个珠珠球好吃。”说话的人倾倒着杯子,让剩下的那些粒珠珠一起都滑进他的嘴里。

另外的人一听这话,有样学样,纷纷倒着杯底。

先前那人已经把空杯往前一推:“再给我来一杯,多放点那个珍珠。要加钱吗?”

“十粒之内不用,多出一份加二分钱。”李翠珍低头一边给加填,一边回答。

“那我加一份。”

“还有我,我也再要一杯。”

“给我的也加多珍珠。”

几个小年青纷纷开口,竟是全都喝了第二杯。

崔玉珍在旁边看的兴奋不已,稳了稳了,这回真的是稳了。那些牛奶可不用再愁了。

这几个小年青的到来,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带来的半盆奶茶没用多大会儿的工夫就见了底儿。

最初喝第一杯的那位力工,回到休息的地方,跟着一窝蓬里的工友说起刚才喝到的好东西,有人好奇他说的奶茶究竟是什么味道,约了两个好不错的同伴,一起到甜水摊子前,想叫上一杯尝尝鲜。却被告之,卖没了,想喝只能等到明天。

喝不成这个,那就喝点甜水解解渴。可是这人就是奇怪,越是喝不着,越是想着喝。甜水下了肚,一如之前的微甜凉爽,却是边喝着边想像着那奶茶该是个什么味道,看这卖出的度,应该差不了。

好奇心一起,很多事儿都可以先行押后,把这个放到主要位置。

第二天,崔家送来的牛奶直接翻了倍,通过崔玉珍的转述现场的卖出情况,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赵文多的休息天,直接被硬性占用,好在是这茶煮起来不费劲儿,小半桶和一整桶实际上差不多,只控制火候即可。

那些个珍珠更是如此,和好的红糖面,拿了锅帘罩在上头用力一压,一颗颗的圆珠拿小铲子一铲,就是一小堆儿。煮熟捞起来放进凉水里增加脆生度,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整道工序。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煮好放凉的过程中,有那么一点儿耽误时间。天气热,都喜欢喝些凉饮。工地上的活儿重,都拿这个来降温。

这只是眼下的温度,天气会越来越热,煮出的热茶放凉就会耗用大半的时间。随之而来的还有牛奶容易变质的困扰,一旦生质变的食物,是万万不能再继续食用的。

只在卖了几天后,现了这个问题的李翠珍开始苦恼,这奶茶卖的好,就是放不长时间,哪怕用了井水镇着,三两个小时后凉气儿就全散掉了。短时间内全都卖掉倒还好说,搁到下午不但不再凉爽,还有些变味儿,怕再喝坏了肚了,只能倒掉。虽然说,这种时候不是太多,也还是会觉着可惜心疼。

正在她为这件事心烦,考虑着要不要减半牛奶用量,跟崔家人解释一下,别让他们误会,每天少煮一些的时候,绣花厂上班的二姑娘赵文兰雇了辆三轮车,往家拉回了一台电冰箱。

这个时候,电视机都还没有完全普及,电冰箱那更是稀罕物,整个镇子都没有一家卖这个的店铺。买它还得到县城大商店里才能购到货。

赵文兰在厂子里上班,每个月工资涨到了八十块,没有加班额外工资的情况下,这么一台万贝牌冰箱要一千两三百块,她要攒上一年半才能卖下来。

自家姑娘当妈的最清楚,老二手里可没有这么多的钱,当下便追问这东西的来历。

赵文兰甩了甩被绳子勒出红痕的手,这一路她都扶着冰箱,生怕再歪倒摔坏了,这么贵的大件儿,可别给磕坏了。

也是过于紧张了,加上她的手也是细粉,只扶了这二十分钟,就落了痕迹。这会儿到了家,才能好好伸屈手指缓和一下。

“我没有那个能力,都是你三姑娘的功劳。她托人从县城里买到的东西,怕送的工人不识家里的路,就留了绣花厂的地址。”赵文兰也是中午休息的时候才得到的消息,赵文多从学校出来找到她,说是下午要收到一台冰箱,直接拉回家里。

送来的时候已三点多钟了,离着下班也没剩下多少时间,她干脆就直接请了假提前下班,叫了个三轮一起回来了。

李翠珍正为天热的事烦恼着,这冰箱的出现直接就解决了问题,高兴之余直嘟嚷赵文多:“这熊孩子,这么大个事儿也不提前说一声,净跟她受惊吓。”嘴上虽是嫌弃,心里却是感慨这姑娘的靠谱。

常听村里老一辈儿人讲,说外头有那高知识学文大的人,都长了个好脑袋,顶顶的聪明,走一步看十步,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总是快人一步。

李翠珍没见过什么高知识有大学文的人,却觉着自家的三姑娘也同样的脑瓜儿好使,要不怎么就先一步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在她刚烦恼的时候,就把冰箱给买回来了呢。

不管怎么样,这是件大好事。冰箱在手,再不用愁牛奶多了会酸变坏,这门生意算是没有了后故之忧。

而冰箱的优点,还远不止这一个。最为寻常的制冰功能,大大的解决了卖售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提前冻上些大一点的冰块儿。搁放在冰镇用的大盆里,会长时间的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低温,可以延续到全部奶茶卖完。

这不光是预见计划,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有了冰箱冻出的冰块儿,奶茶的销量一日赛过一日,工地上的那些民工,几乎没有谁是没喝过的。有那喜欢的人,更是每天都要过来报道,一杯打底儿,两杯是常态。喝到兴高时,还会提见意给李翠珍,该换个量大些的杯子,这么点儿的小杯子一下下的来,实在是有些麻烦,大杯一口气都下肚,那才叫真正过瘾。

大杯也就意味着增大价钱,可这些人却表示,那都不是事儿,现在他们不也是两三杯的叫,换个大点儿的容器,一顶三那种,其实价钱是一样的。

起初只是三两人有这方向的见意,可随着客流量的增多,说起这话的人也直接翻了倍。李翠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她自己想不出最佳方案,便把事情推给了赵文多,反正这主意的她出的,配料她定,接下来该怎么做也得是她来拿主意。

即便她不问,赵文多也在思量着,东西卖的好,直接给了她以鼓励和动力。奶茶出来的比较紧催,当时她属于是被赶鸭子上架,最想解决崔家牛奶问题,其他的都没太大意。

现下这生意做的好,这方面的问题就开始一一出现。

给出意见的人实在是有不少,工地上客户群体是之一,还有个之二却是身边这些人。

赵家所住的杂院儿,原有四户人家,除了搬走的姜家、西厢的郭家,还有就是东厢的崔家。要说几户人家里,崔家算是最低调,跟这几家人来往也是最少。

崔家两口子只得一个女儿叫崔文君,听名就知道她是个斯斯文文的姑娘。今年刚满十八岁,那真是跟古代大家小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般时候都窝在家里,鲜少能见到她。

奶茶在工地上小火了一把,村里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赵家人弄出来一种好喝的东西,里头加了牛奶这样的稀罕物。

这个消息传到了崔家两口子耳朵里,顿时就上了心。崔文君身体弱,两人就总想着法儿的给她进补。这牛奶补钙,他们是一早就听说了。托人买了些回来,无奈这女儿最是嘴刁,愣是把牛奶剩下一多半儿,怎么都不肯再继续喝了。

两口子也是直头疼,听说赵家出了款以牛奶为主料的饮品,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回去了一份。崔文君一喝,很是喜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