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巡视二(第1页)

站在赵家堡望楼上,赵博安和王鉴眺望着附近风景。

由于地形限制,赵家堡的扩建,就是往东新建了三个院子,更靠近沁水,东西成长条状,不利于防守,但赵博安不太在乎,如果敌人能攻到这里,山林反而比坞堡更安全。

新建的院子还有点湿气,等再过一个多月,嬛嬛产后恢复,高氏就会从冀氏乡返回,那时再收拾不迟。

工程全部完工,王鉴就算没事了,赵博安想问问他的打算:“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我要是留在赵家,你欢迎吗?”

“当然欢迎,不过以你的才华,留在山里有点可惜,丈人不会同意的。”

王鉴神情有点落寞,说道:“他一直想让我进入官场,但我不愿给胡人效力,这大好河山,怎么能任由胡虏肆孽,如果不是家庭拖累,我都想南渡晋国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想法,而且心向晋国,赵博安委婉的劝道:“现在北方胡人势大,我们要先保存自己,暂时委曲求全也不算什么,总有拨乱反正的时候。”

“我认为晋国一定会北伐成功,再造统一。”

赵博安反驳道:“我不看好晋国,士族和皇族平分权利,哪能集中力量北伐。”

“你说的不对,现在晋国只需等待,秦燕就会自相残杀,到时不废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北方。”

还是天真,赵国崩溃时,那么好的机会,晋国都没抓住。南边士族太安逸了,相对于北伐,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权利,不到生死存亡是不会团结起来的。

赵博安不和他争论,能为赵家所用就好,于是派王鉴回冀氏乡,巡视期间替他坐镇。

去匠作营前,他先去了一趟赵家堡后山,那批武器他还没看过,存放的地方是一孔窑洞,由赵家族人看守。

进入窑洞后,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捆捆长枪和箭矢,墙边还摞着大量的圆牌和弩具。随手拿起几件武器查看,做工精良,除了箭矢其余都有标记,就这样放着着实有点可惜。

他把各种武器拿了一件,包在一起,就去找周田,术业有专攻,看看他有什么办法除去这些标记。

赵博安把想法和他一说,问道:“怎么样?”

周田仔细看过后,点点头:“问题不大,稍微处理一下,就看不出来了。”

“那就好,随后我让人把东西都搬来,你安排人做些改动。”

“嗯。”

放下了一件心事,他继续问道:“马甲打造的怎么样了?”

“已经造好二十二副,今年五十副没有问题,如果急需的话,我可以调人来赶工。”

“不用,优先保证张大锤的人手,现在农具还是不够。你把账册拿来,我看看。”

周田把账册拿来,赵博安随手翻了翻。

由于盐铁贸易结束,赵家减少了生铁产量,把人手都集中到打造武器和农具上。

等翻到农具组,看到上面打造所用的人数,他问道:“农具打造怎么用这么多人?”

周田有点犹豫的说道:“您把所需的农具数量下达后,张大锤说就要用这么多人。”

有点明白了,周田不想得罪赵家的人,没怎么管过农具组,反正任务完成就行,但这样显然浪费了人力。

“把张大锤和白大龙喊来。”

一会三人全部到来,赵博安质问道:“张大锤,打造农具需要这么多人吗?”

“坞主,没这么多人,做不出来您要的数目。”

这个人能力是真不行,但还不能把他调走,匠作营需要个自己人。

“周田,你是匠作营管事,所有事情都要负起责任来,别让我再提醒你。你去农具组待几天,不管是人浮于事,还是工序问题,都给我解决好。”

周田连忙保证:“坞主!我一会就去。”

“今年没有盐铁交易,匠作营要靠赵家养着,工匠加上囚犯,连同他们家人将近两百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没有接回来,这是个不小的负担。等农具产量上来以后,卖出去也是个进项。”

“坞主,其实接回来的人,可以分给他们一部分耕地,用来种麻和桑,女人就能在家织布。”

原来赵家的十户铁匠,每户分有十亩地,后来匠作营再没有分地。

赵博安答应下来:“秋后会给他们分地的,现在先让这些女眷去学堂帮忙。”

又向白大龙问道:“八月能造多少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