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九章 盘算(第1页)

瑞雪摆手,笑道,“是我突然上门太失礼,嫂子别怪我才对。”

张嫂子倒了碗粗茶给她,问道,“看你急慌慌跑过来的样子,可是有事?”

瑞雪也确实有些渴了,喝了两口茶,才笑道,“嫂子猜对了,我确实有事。今日我去码头走了两圈儿,相中了一块地皮,很适合开家小食肆,平日里卖些茶水吃食,生意应该不错。”

“小食肆?我就说妹子是个不一般的女子,这才几日功夫就要在码头开食肆了。”张嫂子语带羡慕的说道。

瑞雪拉了她的手,笑道,“嫂子可别夸我,不过是为了挣口饭吃,你和大哥有地种,不管什么时候都饿不到,我和我家掌柜的,地无一垄,怎么也要想个办法添些进项才好。”

张嫂子点头,“也是这么个道理,你有什么事要我和你大哥帮忙尽管说,秋收完了,家里也没什么大活计了。”

瑞雪感激一笑,顺着敞开的屋门,指了指院子角落的一堆刨花,笑道,“我看咱家有些木工用具,就寻思着大哥是不是会木工活计?我那块地皮坐南朝北,正冲着风口,怎么也要建个棚子避避风,否则过些时日入冬了,别说喝茶吃东西了,只站着吹风都能冻死人。”

张嫂子听她这般说,哈哈笑起来,“妹子你原来在南边,不知道咱们这里的气候,一定常听人说咱们这里极冷,其实远比你想像的暖和。整个冬天下上几场小雪就过去了,沛水河也不上冻,有些身体棒的后生穿个夹袄就过冬了,唯一不好就是屋里阴,不过,外面避风处太阳光晒着,倒也还算暖和。”

瑞雪眨眨眼睛,听起来,这样的气候倒是与前世家乡有些类似,但是天气这东西可说不好,有时往往就会出乎意料的反常,还是要按照最坏打算安排,如果真搭了炕、建了棚子,天气暖和也不耽误做生意,天气冷了,可就生意兴隆了。

“嫂子,码头那里风大,又没有什么避风的地方,冬日时恐怕要冷上几分,还是建个结实的木棚子保险。我呀,不认识什么别的木匠,也怕人家糊弄我,就想着如果你家大哥会建,就最好不过了,左右工钱给谁都是给,大哥给家里添些进项,我也放心许多。”

张嫂子见她打定了主意,也不狠劝,说道,“那行,我替你大哥应下了,说实话,那码头存货的棚子,当初建的时候你大哥也去做过工,如果你要建一样的,你大哥完全能干好,顶多再找两个年轻后生帮工,七八日功夫也就建好了。”

“那可太好了,眼见天气就冷下来了,早些建成早开张。嫂子,你把我大哥请进来吧,我画了图纸,让大哥帮着看看,行不行?”

张嫂子应了,出门喊了一嗓子,“大壮他爹,你快进来,妹子给你找了个好活计啊。”

张大河微红着脸从厢房出来,上衣早就穿得严实了,进了屋子,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不知怎么开口好。

瑞雪连忙把图纸递了过去,笑道,“张大哥,我要建个木棚子,要结实保暖的那种,朝南那边还要有窗采光,你帮我看看,需要多少木料,多少人工,大约要多少银子本钱?”

张大河接了图纸,坐在椅子上,认真看了半晌,指了第二张图说道,“赵娘子,你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也要用木板钉吗?”

瑞雪扭头一看,懊恼的拍拍额头,笑道,“刚才跑的急,把这图也拿出来了,张大哥,这是我以前在南方看到的,叫做土炕,就是用土坯搭了回环形桥洞一般的通路,外面土灶儿烧火烧水,烟气就在桥洞里走一圈儿从烟筒冒出去,这样炕就被烧热了,冬天时坐在上面做活,或者晚上睡在上面,很是暖和。我想着码头那里冬日风大寒冷,如果修了这样的炕,白日等着活计的力工们一定愿意进来坐坐。你说呢?”

张大河越听眼睛越亮,想着冬天时,几个孩子也常常喊着床上冷,如果真能搭出这样的炕,岂不是热乎许多,但是他平日搭个土灶还行,这炕结构有些复杂,他又担心搭不好,耽搁了瑞雪的生意,于是说道,“这炕我搭不了,前院赵家老二,在泥水活计上是把好手,不如到时候找他帮把手。”

张嫂子因为马上要入冬,想着给孩子添置几件棉衣,但是家中银钱又不富裕,这几日就有些犯愁,好不容易瑞雪找上门来,自家男人能赚些工钱贴补家用,正暗自欢喜,突然听他这般说,就怕瑞雪多心,于是连忙笑着上前倒茶水,“你大哥平时搭个火灶,烧着也极好用,可能这炕太新奇了,让他多琢磨琢磨。”

瑞雪是心思玲珑的人,立刻猜出她担心什么,笑道,“我就是信着大哥了,大哥会搭炕更好,不会搭就帮我找人搭,总之大哥负责了。”

张嫂子悬着的心落了地,哈哈笑起来,“好啊,你这还赖上了,行,嫂子给你监工,保证错不了。”

张大河好似想说什么,却被媳妇瞪了一眼,就把话又咽了回去,低头盯着第一张图纸看了半晌,说道,“这木棚子太大了,不如分成两间吧,外面小间平日烧水做吃食,修两道小门,夏天开北门,冬天开东门,避风。里面大间分成南北两半,南边做几个小隔间,招待客人,北边就是通长,招待力工们。赵娘子觉得如何?”

瑞雪心里惊奇,平日看着张大河好似憨厚木讷,没想到在室内格局上,倒真有些见识,于是赞道,“张大哥安排的太好了,就这么办,大哥再帮我算算要多少料,整个棚子修下来要多少银子?”

张大河沉吟片刻说道,“咱们这里虽说不如南边山多,可也不缺木头,现在秋收已过,人工也便宜,我算着有二十两银就够了。”

“对了,还要打些案板和矮桌、长条凳一类的,也一起算算。”

“那就再加五两也足够了。”

瑞雪暗自松了口气,她手里的银子将将够用,要知道她可没有第二块玉佩可当了,赵丰年也是两袖清风,一穷二白,不花钱买药吃就不错了,更别提帮她添些本钱了。

“那好,我明日就去把地皮买下来,然后建棚子、找人手就都要张大哥帮忙张罗了,工钱咱们就按市面上的算,大哥大嫂千万不要推辞,否则以后再有这样的活计,我可不好开口了。”

张大河平日不做主习惯了,一谈及工钱就看向媳妇,张嫂子连忙笑道,“行,这活计交给你大哥你就放心吧,保证给你安排妥当了。”

张大河憨憨一笑,就继续出去劈柴了,这时大壮领着弟妹从外面回来,一见师娘来串门,都亲热的上前行礼,大壮说了几句话,就去屋里读书,二壮和三丫头腻在瑞雪身边不肯离开。

张嫂子好笑,敲了敲他们的脑门,“这两个小馋猫,平日在你那里没少得好吃食,现在见了你恨不得比我这个亲娘还亲了。”

瑞雪伸手帮三丫头抻抻衣角,笑道,“谁小时候不贪嘴啊,等以后开了食肆就更不缺他们的好吃食了。”

“大妹子可不能这么宠他们,你那食肆可要做买卖的,好吃食都添他们肚子里,还拿什么卖钱?”

“嫂子,以前我想着挑个担子卖些雪羹,每日赚上几十文钱就行了,不过现在既然要开食肆,我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如果嫂子家里无事,不如给我帮把手啊,我给嫂子开工钱。”

张嫂子听了这话,脸上先是一喜,继而看了看里屋的门帘子,又有些迟疑起来,“妹子,说实话,嫂子家里这三个孩子,大壮要读书,二壮再有两年也要进学,确实缺钱用,你不嫌弃嫂子笨手笨脚,要嫂子跟你一起赚钱,嫂子心里感激。可是,我这算不算从商了,以后大壮考秀才,会不会被人看不起啊?”

瑞雪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她的思维大部分还处于前世模式,并没有完全被这个世界同化,哪里想得到,父母的职业对孩子的前途还有影响?

她原本打算的极好,张嫂子热情能干,两人又合得来,一起开食肆定然不会有什么麻烦琐事,此时突然听说她不能做,心里就空落落的,但还是勉强笑道,“嫂子,这事是我考虑不周了。不过,食肆老板是我的名字,你是拿工钱的帮工,想来,也应该没什么大关系。不如,咱们去问问我们家掌柜的?”

“哎呀,我怎么忘了还有赵先生可以请教。”张嫂子极想要做这份工,毕竟冬日里没有什么活计,每月赚个几百文,可也是家里的大进项,轻易放弃实在太过可惜,但是又不想耽搁儿子前程,心里正矛盾,听得这话立刻站起身,拉着瑞雪就风风火火出了门。

赵丰年正在研磨写字,听得张嫂子和瑞雪的话,淡淡开口,“朝廷没有限制,商贾之家照样能考科举,何况你们还是帮工。”(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洪荒之瘟疫漫天

洪荒之瘟疫漫天

作品简介死于瘟疫,生于瘟疫,一生与瘟疫为伴。原本,以为凭借后世记忆,赚取功德,想要摆脱封神大劫,并不是什么难事,却现功德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无上至宝,可对于他来说,...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摩诃寺的金刚不坏天下无双,真武门的仙界玉旨言出法随。这个时代热闹喧嚣。楚千秋刚穿越,就被六扇门抓捕归案。而他的依仗只有一个平平无奇的金手指。系统,给我重启。穿梭在循环...

婆婆媳妇大姑子

婆婆媳妇大姑子

简介关于婆婆媳妇大姑子漂亮女孩田静在家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怎料谈了一个对像唐磊却被准婆婆嫌弃没有正式工作。二人曾是校园恋,情比金坚,不管母亲和大姑姐如何费劲心机,二人终于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许多年后,田静回过头来,才现,在人生中,是不是铁饭碗并不重要。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强,一直保持一颗本心。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差...

重生在七零年代

重生在七零年代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超级修真特种兵

超级修真特种兵

Rn都市修真爽文!郑重向大家求月票了,满十张加一更!他是华夏某特种作战大队兵王中的兵王他还是八零后的御医他更是华夏修真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一次军事演习,他误入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意外获得一枚龙蛋,机缘巧合之下,孵化了这枚龙蛋,也因此他得到了龙的传承,背负振兴龙族的使命和一个足以让诸天万界动摇的秘密。会医术,善格斗,懂气功,为了找寻师傅,为了给周围的至亲谋得一个未来,唐龙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欢迎加群讨论2445o8144需提供VIp订阅截图),期待您的加入!小说关键词级修真特种兵无弹窗级修真特种兵txt全集下载级修真特种兵最新章节阅读...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