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章 开工准备(第1页)

张嫂子一听大喜,连连道谢,拉了瑞雪到门外,唧唧呱呱说了好一通,直到三丫头找了来,瑞雪又端了一大碗雪羹给她,这才送了她们母女回去。

第二日一早,赵丰年吃过早饭,抱了笔墨出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微微顿了顿,低声说道,“请隔壁张家娘子一起去吧,有事就捎信回来。”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瑞雪捡着碗筷的手停了好半晌,才猛然反应过来,望着消失在木门外的青色身影,嘴角慢慢勾起,他这算不算是关心自己呢?

带好家里的全部存银,瑞雪去隔壁请张嫂子同行,张嫂子自认得了瑞雪信重,很是欢喜,交代了张大河和孩子几句,就换了出门衣裙与瑞雪一同去了码头。

两人趁着老王和陈言不忙的时候,打听了两句怎么买地皮的事,老王极热心,把事情托给陈言,亲自带了两人进城到府衙办理手续,瑞雪拒绝几次,见他依旧不肯罢手,猜到他应该是有求与自己,于是也就心安理得的受了。

老王显然是府衙里的老衙役了,还算有几分薄面,与那掌管地皮买卖的金曹(一个小官职,从八品,不入流)笑嘻嘻说了几句,谎称瑞雪是他的远方表亲,那金曹就在账簿上勾了一笔,减了十两银子,以九十两的价格成交,上档子的费用也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两银子,没有额外多收润手费用。

瑞雪上前道谢,笑着请那金曹有闲暇时到小食肆坐坐,虽然吃食粗陋,但是胜在新鲜,必定会好好招待他,金曹痛快应了,于是,那块地皮顺利落在了秦瑞雪的名下。

瑞雪提笔沾墨签了自己的名字,心里暗自庆幸这个时空虽然女子地位不高,但是好在还能拥有自己的产业,不至于事事都要假托男子的名义,否则将来她万一与赵丰年和离,岂不是辛苦为人做嫁衣了。

老王看着她纸笔书写,半点儿没有为难,眼里更是异彩连连,直道自己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女子不但算盘打的好,字也写得如此整齐,儿子将来跟在她身边,怎么也能学到些本事,也不枉他今日卖了个大情面。

三人出了城,瑞雪谢了老王,就与张嫂子回了云家村,张大河早站在门口张望,远远见她们回来就迎了上来,听得自家媳妇说起地皮已经买好,马上就跑出去找人手。

瑞雪转身回了自家,眼见赵丰年照旧坐在桌边读书,好似半点儿都没惦记过她,想起刚才张大河那般远望近迎的模样,心里就有些酸涩,也没有如往日般主动开口,去东屋换了衣裙,就要去灶间做饭。

可是,扭头的功夫,她却突然瞄到赵丰年手里的书,那封面上的字体居然是倒立的,她愣了愣,心情蓦然大好,哼着歌,几乎蹦跳着出了门。

赵丰年疑惑的挑挑眉,心里猜不透这女子,为何一会儿沉着脸不说话,一会儿又突然欢喜的唱了歌,有心想跟去灶间问问今日事情办的如何,又放不下架子,索性就去后园转转,那几垄小白菜,这几日疯长起来,早已经窜到了四寸高,远远看去,绿油油一片,特别是夹杂在颜色越来越暗的草木中,越显得青翠喜人。

瑞雪匆匆拿着小竹筐跑过来,一见赵丰年背着手漫步在菜地里,阳光从他的头顶罩下来,衬得他那张原本略有些白皙的脸庞,多添了三分光彩,看上去倒比往日健康许多,俊朗的五官也越迷人,让她微微呆了那么一瞬,然后立刻反应过来,笑道,“掌柜的,快帮我拔几棵菜啊,挑那两棵挤在一处的,午饭咱们吃肉丸汤和蒸米饭。”

说罢,她就低头在脚边的菜地里寻了起来,赵丰年下意识的听了她的吩咐开始拔菜,待她笑嘻嘻跑回灶间,才望着手上的泥土开始愣。这应该是他出生以来,手上第一次沾土,而且是听从一个女子的吩咐,帮忙做粗活,按理他应该懊恼,但奇怪的是,他想起一会儿要与她坐在饭桌前,一边商量着家事,一边吃着饭喝着汤,就突然觉得,这泥土也不是多脏,也不是多难以忍受…

瑞雪盛好米饭和汤,先端了一份给赵丰年,然后才盛了自己的,一边吃一边说起今日买地皮的事情,想起老王的热心帮忙,有些担忧说道,“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那姓王的官差如此热心帮忙,我猜他倒不至于打了什么坏主意,但是必定还是有事求我,我担心,他所求之事,万一我办不来,以后在码头可就难立足了。”

赵丰年抬眼见她两道英气的眉,微微皱起,心里一软,垂眸喝了口汤,淡淡说道,“不用担心,他应该不是图银钱,如果我所料不错,恐怕是看中你那核账的本事了。”

“核账的本事?不就是拨个算盘吗,多练几月,绝对比我还熟练,这算什么本事?”瑞雪不相信赵丰年的猜测,还是倾向于银钱方面,脑子里想着为了食肆在码头顺利站稳脚跟,是不是应该分老王和陈言一成的股份。

赵丰年听出瑞雪语气里的质疑,微微有些不悦,但是也没有再多言。很多时候,他这名义上的妻子就像不是武国人一般,对武国的一切都好似一无所知。

要知道武国读书人金贵,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多是殷实小富或者大富之家,这样人家的子弟读了书,学了算学,怎么也不可能做账房,都是要科举,盼着将来做官,光宗耀祖的。

而账房先生大多也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为了子孙后代有饭吃,通常都是不愿意把这技艺外传的,如此,也这就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账房先生垄断,佣金高昂,甚至每年要二十两银,与学堂先生的束脩不相上下。

所以,相对于贪图那点银子来说,老王如果有一些远见,一定会更贪图这核账的技艺。

瑞雪吃了饭,匆匆收拾好灶间就去了隔壁张家,果然,张家院子里或蹲或坐,聚了七八个人,一见她进来似乎都有些尴尬,瑞雪有些疑惑,但还是笑着在张嫂子的介绍下,与他们打了招呼。

张大河搓了搓手,说道,“赵娘子,这都是咱们村里会些木工手艺的,我与他们说定了每日四十文的工钱,明日买了木料就开工,如果手下麻利点儿,有个三四日就能完工。”说完,他又指了身旁的一个脸色略黑的汉子,说道,“这是前院的赵老二,是村里泥水活计最好的,我跟他说了那土炕,他说能搭出来。”

瑞雪连忙笑道,“那就要麻烦赵二哥和众位乡亲了,我一个女子也不懂这些活计,全赖众位乡亲多尽心了。这几日除了工钱,我还再供大伙儿一顿午饭,到了饭时就送到码头去。”

几个汉子互相看了看,都摇头拒绝,本来他们家里大多有孩子在学堂,按理给先生家里做些活计也是应该,但是各家都不富裕,这秋收后本来就是打短工的旺季,也能上山猎些兔子野鸡之类的贴补家用,如果真是做了活计不收工钱,家里就要短一半进项,心中着实不舍,所以,大伙儿一商量,就比照着市面的短工价每日少要了十文钱,算是聊表心意,但是此时见瑞雪没有半点儿恼怒,反倒还要供他们一顿饭食,几人就有些脸红了。

瑞雪摆手笑道,“我这几日琢磨了几样好吃食,用不了多少银钱,又很受吃,以后也准备在食肆里售卖,大伙儿就当帮我试吃了,千万不要推辞,如果实在觉得占了便宜,就帮我把食肆建的结实些,否则冬日时一场大风就把棚子吹得什么也不剩,可就丢手艺了。”

众人听她说得风趣,都憨憨笑了起来,赵老二带头应道,“赵娘子放心,这棚子保证建的结实漂亮。”

瑞雪笑着又道了谢,就与张嫂子进了屋子,留下一群大男人分配着人手买木料、挖地基、脱土坯。

瑞雪掏出二十两银放到张嫂子眼前,“这是建棚子需要的银子,嫂子先收起来,如果不够再到我那里拿。”

张嫂子也不客气,收起塞到箱子底下,笑道,“老板娘还有什么吩咐?”

瑞雪笑嗔了她一眼,“嫂子又拿我打趣,什么老板娘啊,这些本钱投进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呢。”

“我对妹子有信心,就你这几日做的吃食,哪样拿到食肆里去卖,都必保赚钱,不过几月就回本了。”

“借嫂子吉言了,我可把家里所有存银都拿出来了,算是孤注一掷了。嫂子,明日上午就跟我一起给张大哥他们准备午饭吧,这样下个月的这一日我就给嫂子工钱。”

张嫂子嘴上说着,“先不着急,等食肆赚了银子再也不迟。”岂不知,她那眼角眉梢早就挤满了笑意,毕竟他们夫妻俩一起赚钱的机会真是不多,这一月,家里就能添一两多银的进项,买上七八斤棉花,几个孩子的棉袄就有着落了。(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洪荒之瘟疫漫天

洪荒之瘟疫漫天

作品简介死于瘟疫,生于瘟疫,一生与瘟疫为伴。原本,以为凭借后世记忆,赚取功德,想要摆脱封神大劫,并不是什么难事,却现功德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无上至宝,可对于他来说,...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摩诃寺的金刚不坏天下无双,真武门的仙界玉旨言出法随。这个时代热闹喧嚣。楚千秋刚穿越,就被六扇门抓捕归案。而他的依仗只有一个平平无奇的金手指。系统,给我重启。穿梭在循环...

婆婆媳妇大姑子

婆婆媳妇大姑子

简介关于婆婆媳妇大姑子漂亮女孩田静在家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怎料谈了一个对像唐磊却被准婆婆嫌弃没有正式工作。二人曾是校园恋,情比金坚,不管母亲和大姑姐如何费劲心机,二人终于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许多年后,田静回过头来,才现,在人生中,是不是铁饭碗并不重要。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强,一直保持一颗本心。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差...

重生在七零年代

重生在七零年代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超级修真特种兵

超级修真特种兵

Rn都市修真爽文!郑重向大家求月票了,满十张加一更!他是华夏某特种作战大队兵王中的兵王他还是八零后的御医他更是华夏修真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一次军事演习,他误入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意外获得一枚龙蛋,机缘巧合之下,孵化了这枚龙蛋,也因此他得到了龙的传承,背负振兴龙族的使命和一个足以让诸天万界动摇的秘密。会医术,善格斗,懂气功,为了找寻师傅,为了给周围的至亲谋得一个未来,唐龙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欢迎加群讨论2445o8144需提供VIp订阅截图),期待您的加入!小说关键词级修真特种兵无弹窗级修真特种兵txt全集下载级修真特种兵最新章节阅读...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